五月- 亚太裔美国人(AANHPI )遗产月
五月初,华盛顿特区美国参议院提出一项决议,承认2023年5 月为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原住民、太平洋岛民 (AANHPI) 传统月,以庆祝亚裔美国人、原住民、夏威夷人和太平洋岛民加入到美国以及对美国的贡献.
AANHPI (Asian American, Native Hawaiians & Pacific Islanders) 遗产月历史:
1977 年 6 月 30 日:AAPI 传统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 95 届国会(1977-1978),当时提出了五项联合决议,提议在 5 月指定一周来纪念 AAPI 的成就。众议院提出了三项联合决议(H.J.Res.540、H.J.Res.661、H.J.Res.753),将5月的头10天定为“太平洋/亚裔美国人传统周”,而参议员Daniel...
威州四月芳菲现:中文之花绽放!
--第二十二届威斯康星州中文演讲比赛
四月的威州微风和煦,万物复苏,春花初现。UW-Milwaukee的Bolton Hall于4月12日迎来了由威斯康星州中文协会(WACLT)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威斯康星州中文演讲比赛。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州多个学区的一百多名学生参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每年一度的中文演讲比赛既是一场威州中文学习者之间的华山论剑,也是中国文化爱好者与传播者的一次交流盛会。在这里不仅可以聆听精彩的中文演讲,更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文艺表演。这一赛事为大家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成为威州中文学习者的一项传统活动。每年都有众多的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并见证这场盛大赛事,今年更是盛况空前。
在上午九时的开幕式上,WACLT会长Daisy Liu热情致辞,欢迎大家的到来。随着热闹的锣鼓声响起,Sheboygan南、北两所高中的学生分别用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热场。随后又轮番上台为观众带来兼具古风和现代的精彩舞蹈,让人大饱眼福。LEAP Cultural Community的小朋友身着汉服,为大家朗诵了国学经典。小朋友Stephanie Lee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响彻礼堂。
本次比赛还得到了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的高度重视,三位领事代表隆重出席,杨领事在开幕式上致辞,预祝赛事圆满成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开幕式节目精彩纷呈,令人感觉意犹未尽。在会长宣布了此次比赛的程序与诸多事项后,所有参赛者与亲友团跟随评委老师一起徐徐走进各自的比赛教室。协会根据学生年龄和中文是否为继承语,设立了多个组别进行评比。一场激烈的比赛在五个教室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在这次比赛中,低龄组的小朋友或背诵诗词,或讲述家庭故事。他们声情并茂,故事情节生动,肢体动作丰富,出色的表现让评委老师赞叹未来可期。初、高中以及大学组的选手自行撰写的演讲稿内容广泛。有的讲述旅行见闻、萌宠故事、暑期打工、有的谈及学习中文的感受,以及透过日常看待人生哲理等深刻的主题,给评委老师印象深刻。参加中文演讲比赛的学生都颇具实力,使得比赛异常激烈,难分伯仲。评委老师从演讲内容、流利程度、发音标准以及现场表现等多方面综合打分,经过认真的评选,根据总分高低,从每个组别中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
下午一点,颁奖典礼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准时开始。协会首先向五位老师颁发了“年度优秀中文教师”奖状,表彰她们在中文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此殊荣的老师分别是高景丽老师、尹迪老师、孙明渝老师、吴蕊老师和刘勋老师。随后就是激动人心的本次演讲比赛颁奖环节。参赛学生根据组别轮流上台,由评委老师点名并颁发奖状与奖牌,一等奖还有大奖杯,非常隆重,给予了所有参赛学生极大的鼓励!
由薛凯老师带领的Sheboygan学区中文学习爱好者众多,此次共有40多位学生报名参加比赛,再次成为这次比赛的最大团体。他们中不少既是志愿者,表演者,也是参赛者。大多数同学在非继承语组中取得了一、二、三等奖的优秀成绩。密城现代中文学校每年都大力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威州中文演讲比赛,这次共有十余名学生参加,其中不乏兄弟姐妹同时参赛的家庭,大部分学生在所在组别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蟋蟀学堂今年共有六名学生参赛,其中两名分别斩获各自年龄组的第一名,成绩喜人。
一场盛大的赛事在热闹欢快的气氛中拉下帷幕。协会特别感谢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热情参与和关注,他们的支持是赛事成功举办的关键。此外,这次比赛还获得了UW-Milwaukee, UW-Madison, 威州华商会、密城时报、L.E.A.P、美国华人科工专、威州东北华人协会等多家机构的赞助。还有科工专、《密城时报》志愿者现场参与义卖筹款支持比赛。
在协会理事会与大家齐心协力的精心准备下本次比赛获得圆满成功!协会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促进威斯康星州各地学生学习中文的热情,让中文之花尽情绽放,期待未来的比赛能够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共同努力将这一活动办得越来越好,明年更上一层楼,同时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和中文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特别感谢威斯康星州中文教师协会提供照片(摄影师:何振卿)!
《密城时报》青少年版编辑部编辑
威州四月芳菲现:中文之花绽放!
--第二十二届威斯康星州中文演讲比赛
四月的威州微风和煦,万物复苏,春花初现。UW-Milwaukee的Bolton Hall于4月12日迎来了由威斯康星州中文协会(WACLT)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威斯康星州中文演讲比赛。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州多个学区的一百多名学生参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每年一度的中文演讲比赛既是一场威州中文学习者之间的华山论剑,也是中国文化爱好者与传播者的一次交流盛会。在这里不仅可以聆听精彩的中文演讲,更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文艺表演。这一赛事为大家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成为威州中文学习者的一项传统活动。每年都有众多的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并见证这场盛大赛事,今年更是盛况空前。
在上午九时的开幕式上,WACLT会长Daisy Liu热情致辞,欢迎大家的到来。随着热闹的锣鼓声响起,Sheboygan南、北两所高中的学生分别用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热场。随后又轮番上台为观众带来兼具古风和现代的精彩舞蹈,让人大饱眼福。LEAP Cultural Community的小朋友身着汉服,为大家朗诵了国学经典。小朋友Stephanie Lee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响彻礼堂。
本次比赛还得到了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的高度重视,三位领事代表隆重出席,杨领事在开幕式上致辞,预祝赛事圆满成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开幕式节目精彩纷呈,令人感觉意犹未尽。在会长宣布了此次比赛的程序与诸多事项后,所有参赛者与亲友团跟随评委老师一起徐徐走进各自的比赛教室。协会根据学生年龄和中文是否为继承语,设立了多个组别进行评比。一场激烈的比赛在五个教室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在这次比赛中,低龄组的小朋友或背诵诗词,或讲述家庭故事。他们声情并茂,故事情节生动,肢体动作丰富,出色的表现让评委老师赞叹未来可期。初、高中以及大学组的选手自行撰写的演讲稿内容广泛。有的讲述旅行见闻、萌宠故事、暑期打工、有的谈及学习中文的感受,以及透过日常看待人生哲理等深刻的主题,给评委老师印象深刻。参加中文演讲比赛的学生都颇具实力,使得比赛异常激烈,难分伯仲。评委老师从演讲内容、流利程度、发音标准以及现场表现等多方面综合打分,经过认真的评选,根据总分高低,从每个组别中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
下午一点,颁奖典礼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准时开始。协会首先向五位老师颁发了“年度优秀中文教师”奖状,表彰她们在中文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此殊荣的老师分别是高景丽老师、尹迪老师、孙明渝老师、吴蕊老师和刘勋老师。随后就是激动人心的本次演讲比赛颁奖环节。参赛学生根据组别轮流上台,由评委老师点名并颁发奖状与奖牌,一等奖还有大奖杯,非常隆重,给予了所有参赛学生极大的鼓励!
由薛凯老师带领的Sheboygan学区中文学习爱好者众多,此次共有40多位学生报名参加比赛,再次成为这次比赛的最大团体。他们中不少既是志愿者,表演者,也是参赛者。大多数同学在非继承语组中取得了一、二、三等奖的优秀成绩。密城现代中文学校每年都大力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威州中文演讲比赛,这次共有十余名学生参加,其中不乏兄弟姐妹同时参赛的家庭,大部分学生在所在组别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蟋蟀学堂今年共有六名学生参赛,其中两名分别斩获各自年龄组的第一名,成绩喜人。
一场盛大的赛事在热闹欢快的气氛中拉下帷幕。协会特别感谢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热情参与和关注,他们的支持是赛事成功举办的关键。此外,这次比赛还获得了UW-Milwaukee, UW-Madison, 威州华商会、密城时报、L.E.A.P、美国华人科工专、威州东北华人协会等多家机构的赞助。还有科工专、《密城时报》志愿者现场参与义卖筹款支持比赛。
在协会理事会与大家齐心协力的精心准备下本次比赛获得圆满成功!协会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促进威斯康星州各地学生学习中文的热情,让中文之花尽情绽放,期待未来的比赛能够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共同努力将这一活动办得越来越好,明年更上一层楼,同时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和中文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特别感谢威斯康星州中文教师协会提供照片(摄影师:何振卿)!
《密城时报》青少年版编辑部编辑
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美国巡演首站成功
10月28日晚,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音乐总监吕嘉的带领下,时隔三年再度登台芝加哥交响中心(Chicago Symphony Center)。也许是国家管弦乐团三年前在美国的成功演出和此次阵容的强大,可以容纳2500人的演出大厅的门票演出前就销售一空。
MAKE IT MODERN
LATEST REVIEWS
拜登胜选与“5E”党人
木杉
2020年美国大选结果初步落定。虽然选票计算过程跌宕起伏,民主党的总统竞选人拜登在多个摇摆州以微弱优势赢得这些州的选票。10月18日,据美联社当天统计,随着全美各州的选票陆续完成清点,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副总统拜登的得票已接近创纪录的8000万张。最终结果毫无疑问赢得美国2020大选,成为美国第46届总统。
拜登能够赢得这次美国大选,主要是赢得多数少数 族裔的亚裔、特别是非裔族群、高学历的高等院校的青年学生、教授、学者、高收入的工薪阶层民众,更多女性也将选票投给了拜登. 我们通过图解可以更清楚拜登赢得这些人选票的具体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人的基本共性。他们信奉平权(Equality),同情弱势群体(Empathy),主张民族多样性 (Ethenicity),注重环保(Environment),推崇教育( Education)。 简称为 "5E" 党人。
美国建国者大部分是有传教士情怀的英格兰新教文化继承人以及后来的受清教徒影响的英、德和法国人后裔。他们对梵蒂冈的“极权统治”以及跟随梵蒂冈的英、法、德的王权政府的集权和不平等极为反感。这部分人在四百年前初来美国的过程充满风险。虽然九死一生,但是为了追求成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合伙人而来到美国,这些早期移民高尚而充满理想,因而也创立了美国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人人生而平等。这是后来“5E“ 党人崇尚的美国精神和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向往自由平等的各国各民族的新移民来到美国创立自己的新家园,也成就了美国的伟大。这个伟大不是一个民族的伟大,而是一种可以持续传承的精神的伟大。
1E,Pro-Equality 信奉平权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是马丁·路德的新教从天主教分离的一个基础之一。他们主张自己通过研读圣经来获得对上帝的认知和理解。他们不听从教皇的直接领导,依照每个新教教会的牧师和自己通过阅读圣经对神的理解来追求真理。其中杰弗逊派的圣经居然可以把圣经中神迹的部分删去,只追求神经对常人讲述的真理和历史事件。
美国的宪法就是基于这一理想。可惜后期的实践却是经过了非常艰难曲折的过程。由于美国是案例法为基础的国家,所以每一步的社会进步都是经过一个非常艰难曲折的过程。最先通过立法,然后再通过案例,再经过申诉,最后由最高法院确定最终的解释。通过一个一个的案例来逐渐确定未来的走向。虽然人人平等,但是这个“人”从一开始不包括黑人和妇女,到建国一百年之后包括了黑人,然后又过了四十年才包括了妇女,再最后二战以后才包括广大的归化了的中国和日本移民。而黑人的真正获得投票权是经过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抗议而通过的1965年的 Voting Rights Act,大致相当于中国文革的开始。
2E,Pro-Empathy 同情弱势群体
同情弱势人群和各个行业所有 underrepresented 群体也是 Pro-Equality...
麦城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纪实系列(之一)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华裔代沟交织中的亲子沟通
2018年12月8日下午3点 “中国父母、美国孩子 – 青少年心理及情绪健康”亲子教育论坛在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的研究园(5602Research Park, Madison)举行。本次论坛由麦城华人协会 (MACCO) 领衔,联合全美华人联合会(UCA)Wisconsin分会、 密城华人社区中心(MCCC)以及UCA Illinois Chapter共同举办。
报告大厅座无虚席,聆听讲座的大部分来自麦城本地居民。还有个别同胞专门从芝加哥和Oshkosh等周边城市驱车前来,早早地到了现场参加这一活动。他们的执着,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这次讲座意义非凡。
这场有声有色、生动热烈的讲座是由四位经历各异、专业不同, 却对华裔移民家庭子女教育和青少年心理成长都有独特见解的人士主讲, 以及被讲座触动心旋的热情听众积极互动,共同参与下演绎完成的一场精彩讲座。
本论坛由主办方麦城华人协会会长、UCA Wisconsin Chapter President李晶博士主持。李晶博士在论坛开始就呼吁大家关注和关心我们下一代的心理及情绪健康。她说,我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我们是在中国出生,并在中国接受教育的第一代移民父母。我们培养的是美国出生,并在美国接受教育的第二代孩子。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身体健康、精神快乐。什么是快乐?孩子的一生如何让他们掌握使自己快乐的能力?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比较清楚孩子身体上的需求,那么孩子的情感需求是什么?怎样与孩子沟通?我们父母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有价值感、有目标、有激情、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有坚毅性(Grit)(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性格),而且一生都能让自已快乐?
本论坛邀请的四位嘉宾主讲人分别是: 李佳信慈善基金(Calvin J. Li Memorial Foundation) 创办人、移民家庭子女教育专家李秋波博士...
洪水无情人有情 一方有难八方援
在四级飓风哈维给德州休斯顿带来连续四天降雨后, 周一(8/28), 这个全美第四大城市的大部分区域已经处于瘫痪状态。灾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密尔沃基华人社区董事会在得知消息的第二天迅速做出反应,致信社区所有华人,倡议发起募捐救灾活动,援助休斯顿哈维飓风受灾区,并于周六(9/2)11:00 – 13:00 在位于Hales Corners 的食为先餐馆举办募捐午餐会。
越办越火的中国年
中华民族庆祝春节的习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古人过去庆祝春节的习俗,当代人应然在延续。比如,备年货、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守岁、吃年夜饭、压岁钱、放鞭炮、舞狮子、换桃符,充满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宋代王安石在《元日》中描写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百姓庆祝春节的生活情景。岁月流梭、 朝代更替,不变的是中华民族庆祝春节的习俗。更确切地说,我们传承的是“春节文化”。
春节习俗发源于古老的中华大地。至今,除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几个邻国外,有近200个国家庆祝中国春节。200年前随着华人人口自然流动,华人将庆祝春节的习俗,也带到了异国他乡。特别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大陆出现了出国热潮,华人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庆祝春节的活动也被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据统计,现有大约6000多万华人分布在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各地华人数量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庆祝春节。海外华人庆祝春节的活动,越办越火、规模越办越大、声势越办越强。
近几年,由中国政府文化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各省级政府组织的文艺团体,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主旋律,精心打造“春节文化”品牌,在世界各地举办了一场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演出,惊艳世界。2018年,各种庆祝春节的活动比往年格外热闹,弥漫着浓浓年味的春节文化大餐,席卷整个世界。这股热潮也吹到了我居住的城市密尔沃基市。由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主办的“欢乐春节,祖国陪你过年”,邀请江西歌舞团为密尔沃基当地华人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在美国东西两岸华人聚集的地方,庆祝中国年的热潮如火如荼。美国纽约市政府2014年颁布法案,中国新年成为纽约市法定假日。2015年春节,纽约哈德逊河盼举办了大型的烟花晚会;旧金山市每年花车游行、舞龙、舞狮的电视直播,吸引超过300万人围观;由中国文化部推出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欢乐春节”系列庆祝活动,2018年在洛杉矶已举办了八届,成为国际最有影响力的春节活动品牌。
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举办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国家级的慰问演出,邀请中国东方歌舞团在美国洛杉矶、芝加哥等几个大城市循环演出。不仅如此,2018年,中国侨办主任裘援平不远万里、不辞辛苦亲自来到芝加哥,给华人送来“年夜饭”。
美国著名谷歌公司于2018年2月21日举办了歌舞晚会,吸引了二白多位谷歌员工参加“谷歌春晚”。
2018年美国NBA芝加哥公牛队主赛场,二万多名观众和华人一起举办2018年欢庆春节庆祝活动。
休斯顿市长特纳身穿唐装向华人拜年。2018年休斯顿当地华人在火箭队主场庆祝中国春节。
北美国家加拿大紧随美国其后,2017年通过将春节定为官方节日。
近几年,很多欧州国家不仅是华人庆祝春节,带动当地居民也一起庆祝。英国伦敦2017年特拉法加广场,举办伦敦中国新年庆典第18届活动,花车游行、舞龙、舞狮、歌舞表演吸引七十万人余人参加,伦敦市长萨迪克致新春贺词并画龙点睛;2018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在涅瓦河畔的瓦西里岛交易所广场举行,圣彼得堡市副市长沃鲁诺夫参加并送上祝福;2月3日,河北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组织的具有燕赵独特魅力文化演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孔子学院拉开帷幕。
德国商场春节期间精心装扮了十二生肖。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春节期间披上红装,悉尼码头悬挂10米高的生肖花灯。
中国春节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树,根植于中华民族富饶厚重的文化土壤,蕴涵着几千年璀璨文化营养,移植到异国他乡,生根发芽。今天华人在海外各地隆重庆祝中华佳节,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表达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 文化不分国界,春节已不再仅仅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春节传递的是欢乐、和平、吉祥、祝福、友爱,逐渐被世界其他人民喜爱。充分证实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愿中国春节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将欢乐与祝福洒满人间,全世界人民普天同庆一个节日 - 中国春节!(青青 )
( 注: 部分新闻内容 照片来源网络)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听说江西艺术团要在春节期间来演出,我脑海中迅速搜索有关江西的记忆。
最早的记忆是红色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赣水那边红一角… …”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岗山……”
后来的记忆因景德镇的薄如纸,声如磬,温如玉,明如镜的青花瓷变成了蓝白色。
再后来偶然读到《滕王阁序》之后,心中对古色古香的江西顿时生起无限的敬意和神往…...
第四届威州华人文化日志愿者掠影
2019年8月24日,由麦迪逊华人协会(MACCO)主办的第四届威州华人文化日圆满落下帷幕。举办如此规模的大型活动,无疑给主办方麦城华人协会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一个大型活动成功举办,取决于主办方总策划者的整体设计,更取决于活动参与者每个人、每个团队、每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是至关成败的重要因素。此次文化日的成功举办,是所有参与者横向联合和纵向配合、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麦城华人社区成功举办各项活动,都离不开麦城华人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付出。 文化日举办当天,现场人头攒动、人流涌动,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每个人各负其责,忙而不乱,每个部门、每个团队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完成各项任务。热闹非凡、热情洋溢的场面,让人深深感动和充满自豪。麦城华人热情的志愿者是支撑麦城华人社区的中流砥柱;是麦城华人社区发展的原动力;是最可爱的人;是令人敬佩的人;是值得颂扬的人!
文化日活动现场,由陈棒、董伟、华崇宇、蒋理、李维轩、刘一平、鲁建文、彭志昉、宋嘉声、王安娜、项著再、杨磊、岳彦等志愿者组成的摄影组,现场捕捉一张张志愿者的笑脸、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密城时报》收集整理了部分志愿者照片,编辑一段视频,呈现给读者,让我们再次一起回顾文化日热闹、喜庆的场面。由于拍摄的时间、场地不同,一些志愿者与摄影者失之交臂,未能进入他们的镜头。在此表达我们的歉意,并请包涵。
(《密城时报》 编辑部 照片提供 麦城华人协会)
麦城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纪实系列(之二)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华裔代沟交织中的亲子沟通
2018年12月8日下午3点 “中国父母、美国孩子 – 青少年心理及情绪健康”亲子教育论坛在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的研究园(5602Research Park, Madison)举行。本次论坛由麦城华人协会 (MACCO)领衔,联合全美华人联合会(UCA)Wisconsin分会、 密城华人社区中心(MCCC)以及UCA Illinois Chapter共同举办。
精彩演讲 醍醐灌顶
演讲嘉宾钟广昌博士:美国心理及情绪健康服务系统概况
钟广昌博士来自我们的近邻密尔瓦基市 (Milwaukee)。作为专门为成年和老年人提供心理及情绪健康规划和治疗康复的非营利组织Project Access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他首先介绍了美国各级政府, 从联邦到威斯康星州政府再到各级县政府, 在心理及情绪健康服务方面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告诉我们真正的执行机构是在县政府一级。他还介绍了私人机构以及民间组织提供的为心理健康服务的资源, 比如学校、 大学、教会和社区的相关服务机构。对于一些有心理咨询或者诊疗需要但又不知从何入手的听众,钟博士提供了各种资源:
免费寻求帮助的联系信息,如拨打United
Way 211或者Warmline
414-777-4729。对于婴幼儿的心理情绪问题, Birth...
今天 , 我们再次为你相聚
陈昱周年有感
李可信
我们不再哭泣,息了悲咽,
停止沉默,不再寒噤,
温暖在手中传递,
心痛让歌声抚愈—
鲜花伴你左右,
怀念安放于心。
你美丽的生命溶于山水,
灿烂的光华永驻大地— ...
一次展示中国文化的快乐之旅
——麦城华人协会 Two Rivers Ethnic Fest 演出纪实
City of Two Rivers坐落于距麦迪逊160英里的东北方,位于美丽的密执安湖畔,因东、西双子河 (East Twin River and West Twin River) 在此处汇合后流入密执安湖而得名。
...
金蛇狂舞辞旧迎新,麦城春晚好戏连台
蛟龙腾飞辞旧岁,金蛇狂舞迎新春。农历新年到来,中华大地欢庆之时,海外华人也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迎接新年。威斯康斯州多地的新年庆典此起彼伏。上周末,麦迪逊地区可谓热闹非凡。周六、周日两台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相继举办,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本周六麦城华人社区教会经过几个月精心策划的春节庆典在Blackhawk Church如期举行。傍晚6点开始的文化展示活动犹如新春庙会,盛况空前。品茶艺、练书法、包饺子、弹民乐、试古装、猜谜语,林林总总,气氛十分欢乐。观众还有机会品尝饺子、汤圆、春卷、芋头酥等传统节日美食。
享受完文化体验与节日的美食后,社区教会适时地为大家呈上一场更加丰富的精神大餐。这是一场集歌舞、器乐、相声与戏剧为一体的多元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来自中外的几百名观众济济一堂,共庆新春佳节。
本此活动的开胃前菜是多种民族乐器合奏,古筝、琵琶、二胡、笛子共同奏响热情洋溢的《金蛇狂舞》与高亢有力的You Raise Me Up,传统民乐与经典英文歌曲中西文化碰撞,顿时将节日气氛拉满,春晚帷幕徐徐拉开。能歌善舞的藏族《迎酒欢歌》,热情好客的蒙古歌曲带领大家领略呼伦贝尔的辽阔草原。现代流行舞给大家送去欢乐时光,古典舞《簪花引》舞姿曼妙,古韵悠悠;《雨歇》刻画出水墨般的江南雨韵。
汇说、学、唱、逗四门技艺于一身的对口相声,时而引得观众啧啧赞叹,时而又捧腹大笑。书法艺术与民乐古筝此时碰撞出了独特的火花,国粹京剧唱了一场“空城计”。钢琴、小提琴献上《爱的致意》,而特邀的密城童星则感情真挚地以一曲《当你老了》演绎出深沉亘久的爱意并献上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催人泪下,直达人心。春晚在中文、英文、西班牙语三语共唱一首赞美诗——《你真伟大》中拉下帷幕,彰显了中外友人其乐融融共迎春节的和谐场面。
周六的庆祝活动馀音绕梁,“新春新景开新宴,看取新年乐事绵。” -- 另一场由麦迪逊本地舞团、乐团与麦迪逊大学多个社团联袂推出的2025 CSSA蛇年春晚于大年初五周日晚在麦迪逊大学内的Shannon Hall隆重上演。
这是一场充满欢笑、温情、活力、处处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的春晚。节目组在bilibili和youtube上同步直播,让身在异地和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朋友也可以跨越山海一同观看。
本场晚会于6:30开始,长达三个多小时。内容十分丰富多彩,表演形式变化多样。晚会的序幕由AIRB摇滚乐队拉开。相比其他春晚热闹而喜庆的开幕,乐队以其原创动感的DJ舞曲《你要跳舞吗》邀约开场,乐手们精彩独特的编排,让人耳目一新,对整场晚会也充满期待。麦迪逊大学目前规模最大的华人学生舞团DANCAS应约上场,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为观众带来了中国风的街舞。她们在台上劲歌劲舞,活力四射,极大地调动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氛围。
歌曲新唱,一组歌曲串烧不仅让人沉浸在经典流行歌曲中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与力量,更是在旋律中寻找与童年回忆的链接。麦迪逊大学生首创的曲艺社团专注京剧、昆曲、黄梅戏、相声、评书等中国传统艺术。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曲艺文化,这次为大家带来相声《口吐莲花》,让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琴识明月民乐社携多种民族乐器登场,结合西洋古典乐及中外流行乐,在蛇年为大家演奏了《金蛇狂舞》和经典曲目《月亮代表我的心》。男低音组合的社团和号称起不来床的乐队也纷纷登台献唱,还有新生代说唱的组合,通过不同视角的表达与倾诉来诠释年轻的力量。不得不感慨,年轻人活力满满、创意无限。
麦迪逊大学生不仅有多个乐队,还成立了话剧社团致力于传播艺术的乐趣和戏剧所承载的文化。这次作品《留学生奇妙夜》登上当地春晚,赢得不少掌声。麦屯首个华人音乐剧社团Foundland专注于中文原创音乐剧和全球经典音乐剧的改编和再创作。曾多年登台春晚压轴,受大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今年春晚的亮相,中英文结合演出的音乐剧也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易传·系辞上传》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代表生、长、老、死的四个生命演变过程;可以代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可以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可以代表水、火、木、金五行中的四行;也可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DANCAS舞团将古典与现代舞结合,通过多个乐章完美地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易经》中的四象。在辞旧迎新之际,将四象暂停归于春,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令所有在座观众叹服不已!
麦迪逊中华艺术团为观众献上一支蒙古群舞《奔腾》,带着马背民族的浪漫与柔情,展现草原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悠扬合唱团由UW-Madison和麦迪逊社区的音乐爱好者组成,是一支非专业却充满热情的团队。合唱团聚集了老中青三代,以歌声传递情感,以音乐凝聚人心。她们深情演唱草原歌曲《天边》,用嘹亮的歌声唱响《我的祖国》赞歌,最后以经典的《难忘今宵》为本台晚会圆满结尾。
辞旧迎新,祖国同在!中国总领馆总领事王保东特别发来视频并致新年贺词。
除了舞台节目表演,节目组还精心安排了抽奖环节穿插其中,惊喜连连。当麦迪逊湖上烟花绽放,璀璨烟火照亮整个夜空,麦迪逊的春节庆典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华丽胜景中缓缓拉上帷幕,唯有欢乐萦绕心头,令人回味无穷!
供稿:刘颖欣、陈昕莉
摄影:桂大为、陈昕莉
《密城时报》编辑部编辑
8月25日米城教會舉辦迎新會
一年一度的教會迎新晚會於2017年8月25日在米城中華基督教會成功舉辦。今年邀請到來自UWM、Marquette大學、醫學院、Concordia大學的200多位學生和訪問學者,還有來本地讀高中的學生,是近年來新朋友人數最多的一次。
《獻上感恩(Give Thanks)》背後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再次到來,黑色星期五的購物熱潮正席捲實體店和網店,商家打出了各樣的廣告。家庭團聚吃火雞似乎已經不再是感恩節的主題。然而,如果你走進基督教的教堂,你會不時聽到許多以感恩為主題的歌曲,基督徒會在這個時候,總會將他們心中對上帝的感恩唱出來。
在眾多感恩主題的歌曲中,有一首傳到世界各地的題為《獻上感恩(Give Thanks)》,記得2000年我剛參加教會詩班的時候,詩班指揮是一位牧師的女兒,她帶領我們排練了這首旋律非常舒緩優美,歌詞也非常簡單的歌。我當時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從研究生命科學到傳播基督信仰的歷程 ——馮秉誠牧師的故事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學者走出國門來到美國,攻讀學位,並逐漸在美國科技界或工業界站穩脚跟。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在原有專業領域走下去,上帝也在這一群莘莘學子中挑選著願意跟隨他的人,在美國的人文社會環境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馮秉誠牧師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由一個堅信科學、堅信無神論的實驗科學工作者,被基督信仰感召,逐漸相信了上帝創造宇宙萬物,相信了耶穌不僅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并且是人類的救主。這是他人生中一個里程碑式的轉變。
對於生活在西方社會的人來說,信基督教是很平常的。當代許多科學家也公開承認自己的基督教信仰。而對於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學者來説,從無神論者到皈依基督信仰,這是一個很大的跨越。爲了使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同胞瞭解基督信仰,信了耶穌的馮秉誠就把自己的信仰轉變過程寫成了一本書《游子吟------永恆在召喚》。這本書出版后受到廣泛歡迎,迄今已修訂出版了4版,纍計發行量超過一百萬冊,在當今中文出版物中很少有如此大的發行量。
信耶穌和受洗對馮秉誠牧師而言不是信仰的終點,而是他人生的一個新的開端。他逐漸變得非常有激情地去傳播基督信仰。上帝也給他很多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人生經歷,讓他看清自己的生命意義不再是一個實驗科學家,而是成爲一個全職的基督教傳道人。於是,他於1997年辭去醫學院的研究工作,進入神學院接受系統的基督教神學教育。畢業後,他被米城中華基督教會按立為牧師。從此,他的人生變軌,開始了傳道人的生涯。
在上帝奇妙的帶領下,二十多年來馮牧師的傳福音脚蹤不僅遍佈美國各地,而且被邀請到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瑞士、俄羅斯、波蘭、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韓國、日本、香港、菲律賓、台灣和香港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做爲福音佈道會講員。一些基督教出版機構還錄製了他的福音佈道見證錄像,通過VCD、DVD和網路傳播,許多人正是通過看這些影像作品瞭解基督教的。不僅如此,馮牧師也在基督教神學方面下苦功研讀,勤奮寫作,出版了《聖經的權威》、《聖經的詮釋》、《聖經的難題》和《從聖經看預定論》等多部神學著作,幫助基督徒和傳道人深入地理解聖經。
如今,馮牧師已到了所謂“七上八下”的年齡,身體時常有病痛攪擾,但他仍然不辭辛勞,奔走各地,傳講福音。
文維俊 編輯俊麗
编辑 《密城时报》雪川
米城中華基督教會即將舉辦40周年堂慶
1974年,一位祖籍山東,名叫王常明的華人牧師從芝加哥的惠頓神學院來到密爾沃基,在這裏開始了傳福音事工。在上帝的祝福和帶領下,經過他和本地華人基督徒的艱苦努力,終於在1978年5月的第一周,這一間名為“米城中華基督教會”的華人教堂出現在密爾沃基,華人基督徒終於有了自己的教堂。教會裏逐漸有了講國語、粵語和英語的男女老少,大家在一起如同一個大家庭。
疫情下米城中华基督教会的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聚会
耶稣受难日和接着的礼拜天的复活节是基督教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今年这两个紧连着的节日正处于全世界新冠病毒肺炎传染的高峰期间,世界各地教会纷纷改变聚会形式,改在网上进行。我们本地的米城中华基督教会也不例外,通过YouTube在网上直播。这种新型的聚会方式不仅满足了本地华人基督徒疫情下坚持聚会的心志,还吸引了许多身在外州,甚至在海外的原米城中华基督教会的弟兄姐妹参加,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月十日的耶稣受难日聚会由教会的朱暐崧牧师主持。他一开始就指出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是前所未经历过的事。 我们过去只是在书上读过,或者是在电影中看到这些情节,但绝对不会想到,我们竟然亲身地经历了这一场灾难。我们生活的一切都被打乱了,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有人甚至说,这场疫情可能会永远改变我们的生活。更不用说这个病毒所造成的那么多的病例,那么多人的死亡,甚至在我们的亲人当中。我们很难想像,这种情况竟会在美国发生。因为在美国,我们以为生命是掌控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好像科技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国家,我们的科技带给我们非常好的医疗技术,我们现在有的东西是我们的祖辈们根本始料未及的。好像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挡我们一直往前走了。但是突然这个病毒像个恶魔,像一列超速的列车冲过来,把所有的一切都摧毁了。我们停止了商业活动,停止了体育娱乐,有些领域经济也叫停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重新开始。甚至我们最先进的医疗也找不到一个治愈之道,以至于我们这些一流的医护人员自己也陷于危险的感染之中。
朱牧师说这个病真的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所以今年这个受难日和我们过去以前所经历的受难日完全不一样。但恰恰是这样的环境,使我们更能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受难日精神。在过去的受难日,我们没时间思考受难日的苦难,直想让它快快地过去,以便能快快地迎来复活节。但今年这个受难日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想我们的光景,思想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作出的牺牲。这个病毒真的是不分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感染,尽管老年人得病后情况更严重一些。我们戴口罩,我们穿防护衣,我们尽量不出门,为的是要防备这个看不见的杀手。但其实有一个更可怕的杀手,有一个更大的瘟疫,我们现在的新冠肺炎只是这场更大瘟疫的一个小小的象征而已,这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罪,百分之百的致命。耶稣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当下的这个疫情通过努力,终究将被控制,但是我们身上的罪将导致我们最终的死亡和审判。再多的科技,再好的医疗都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我们唯一的盼望就在于在受难日里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祂是我们人类唯一的拯救和希望。
接着四月十二日的中文堂的复活节聚会由徐成德牧师主持。他用圣经《约翰福音》第二十章关于耶稣复活的记载作为证道的经文。他说今年这个复活节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复活节。过去的复活节,我们喜气洋洋,带着凯旋昂扬的心情来到教会。而今天外面的救护车呼啸而过,人们躲在家里,心里充满恐惧。但其实今年的复活节的气氛却与两千年前的第一个复活节很相像。当时门徒们关在房间里,非常地害怕。但是那天晚上,复活的耶稣突然向门徒显现。耶稣站在他们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同样,今天我们因为疫情,我们的家关了,我们的城市都关了,甚至整个国家80% 或90% 都已经封锁了,但是今天耶稣同样站在我们当中,对我们说“愿你们平安!”。
徐牧师特别提到了圣经中两个人物对耶稣复活的反应。一个是耶稣的门徒多马(现在的常见名Thomas或Tom即起源于多马),多马是一个非常较真的人,当其他门徒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所以当复活的耶稣见到他时,对他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 这才打消了他的疑虑,承认耶稣是主,是神。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这是耶稣向现代我们所有人的召唤。没有几个人能像多马那样能实际地看到并摸到耶稣基督复活的身体。我们只有用信心接受耶稣,我们的罪才能被神赦免,并有资格迎接耶稣的第二次降临。
徐牧师谈到的另一个人物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当复活的耶稣向她显现并且第一次叫她时,她尽管转过头来,还是看不见,因为她的眼光还是向着坟墓,她需要调整眼光,调整焦点。今天我们也一样需要调整眼光,调整焦点。我们很多来美国的华人都受过很好的科学训练,这是很好的。但很多时候我们让这种方法蒙昧了我们的信心的眼睛,有的时候我们看见了,却当作我们没有看见,因为我们的成见太深,我们自己的执念太深。经常听到很多慕道友说,如果让神给我显个神迹,我就相信了。真的如此吗?如果你决定不相信的话,你还是不会信,甚至在你眼前呈现一个神迹,你都没有办法看见。就像抹大拉的玛利亚一样。求神帮助我们,开启我们信心的眼睛,调整我们的焦点,就像抹大拉的马利亚第二次转过头时那样,看见复活的耶稣。
同样,在这个复活节里,对于我们当下的疫情,我们同样需要调整眼光,调整焦点。在这个疫情中,我们是不是把我们的眼光完全集中在这个疫情上,以至于我们忘了仰望赐我们平安的神?目前密尔沃基的疫情还是一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很难不把我们的目光从疫情下离开。但是我们能否在关注疫情的同时,让我们多花一些时间仰望我们的神。唯有我们的眼光放在上帝身上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经历到祂所赐的平安,甚至在疫情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拥有上帝给我们的平安和勇气。
黑暗结束的时候有光明,死亡结束的时候有复活。求神帮助我们在病情笼罩的复活节里,看到生命,看到光明。
撰稿:维信
编辑:雪川
旅游天地
逆向行走的钟
作者:刘禹彤 (10岁) 指导老师:马玫
(本文荣获2021年全球华裔青少年作文大赛小学组三等奖)
2020年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当然也包括身为小学生的我。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居家远程学习后,2021年初一个寒冷的冬日早上,我终于又重新回到学校。雪后的校园美得像云朵上的天宫,一切看起来和以前没什么不一样,但其实一切都变了:同学们的欢笑依然不时地从校园的各个角落传来,可是这笑声之间都间隔了至少6英尺的距离;每日中午的食堂饭菜依旧香甜可口,但是却再也没有大家在一起聚餐时的快乐;课间休息时候,再调皮的男生也不会在地上打作一团了。整个校园就像戴上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口罩,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份压抑,让我不由发出“去年今日此门中”的感慨。
幸运的是,威斯康星的冬雪从来不会缺席,它洗刷着这充满病毒的大地,也给我们小孩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校园的山坡上是我们的天然滑雪乐园!开学第一天,我就从家中带了滑雪板到学校,每天中饭后就和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来到山坡上滑雪。一天雪后,我玩得太开心了,居然站在滑雪板上,试图从山坡上滑下,可是行进到一半的时候,我站立不稳,一头栽倒顺着山坡滚下去了,脑袋也不听使唤的一下撞在了旁边的小树上。
这时候,一个奇怪的大圆圈在我身旁出现了,里面有紫色的光不断旋转着。一眨眼,那圆圈就把我吸了进去。我在里面不停的翻滚着,周围的一切都像电影快进一样在我身边快速流过,左腕上的手表逆时针的飞快转动让我明白我开始了逆向时间旅行。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几周前发生在华盛顿的暴乱,我虽然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具体的原因,但是从新闻中我看得出,这将会极大的损害到国家的未来,我们必须阻止这些暴行;还没来得及上前行动,一阵欢快的YMCA乐曲将我带到了纽约时代广场,原来是选举刚刚结束,人们在庆祝拜登当选新任美国总统,我也被人们的快乐所感染加入了人群开始随着动感节奏舞动起来,似乎忘记了疫情的存在;突然画面一转,我出现在了白宫,好像这在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说疫情会像奇迹一样消失的,还说把消毒水像打针一样注射到身体里就会治愈新冠肺炎。听到这样的胡说八道,我既生气又好笑,幸亏安东尼福奇博士在一旁不断警告大家病毒很危险,一定要注意防护。我终于明白了,他才是那时的美国英雄,是真正在让时间倒流改正错误的人;还没等我来得及对他说声感谢,人们发出的怒吼声把我带到了明尼阿波尼斯的大街上,我看到人们高举着 “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 的标语,在抗议警察的暴力执法和不公平待遇。我在学校Social Studies(社会学课程)学习过马丁路德金博士,我开始明白了过去一百年正是这些勇敢抗议人们的努力,才造就了这个国家的强盛与开放。
眼前的景象越转越快,令我开始眼花缭乱,我看到医院里紧张忙碌的医生和护士们和四处奔走的邮递员叔叔阿姨们,摸到了养老院老人看到小孩们写给他们慰问信时落下的眼泪,体会到了学校老师们挨门挨户安慰在家学习学生们时的那份温馨,当然永远也忘不了的是远在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关心的眼神… … 这份思念把我从这个光圈中带回了现实,原来是我坐在雪板上发呆呢。过去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爸爸曾经带我看过一部非常棒的电影《Interstellar》(《星际穿越》),讲的是主人公在黑洞内利用五维空间来超越时空、传递信息和改变人类命运的故事。我在想,如果我也能像电影里那样把刚刚的时光游记发给一年前的人们该有多好,可能很多不幸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经过这次“时光旅行”,我也明白了,世界上不存在逆向行走的钟,但是存在逆向行走的人——他/她们虽然不能改变过去,可是他/她们可以改变未来。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努力,我们才有可能拥有安宁、健康、平静的生活。我也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所有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密城时报》青少年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