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上感恩(Give Thanks)》背後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再次到來,黑色星期五的購物熱潮正席捲實體店和網店,商家打出了各樣的廣告。家庭團聚吃火雞似乎已經不再是感恩節的主題。然而,如果你走進基督教的教堂,你會不時聽到許多以感恩為主題的歌曲,基督徒會在這個時候,總會將他們心中對上帝的感恩唱出來。
在眾多感恩主題的歌曲中,有一首傳到世界各地的題為《獻上感恩(Give Thanks)》,記得2000年我剛參加教會詩班的時候,詩班指揮是一位牧師的女兒,她帶領我們排練了這首旋律非常舒緩優美,歌詞也非常簡單的歌。我當時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我的名字
MMCS4A班第一次习作 指导老师:俞洁
生生不息——吴生生
我的名字叫吴生生。吴是我的姓,中文里有好几个字读吴的声音,如武和舞。我的吴是口天吴,是天上面有个口字。在中国有很多人姓吴,这是个大姓。书上说姓吴的人是古代火神吴回的后代。我的名是生生。第一个生是我的辈份字,第二个生是讲我要成长,有生力。我的中文名字里有很多中国文化,我很高兴我是中国人的后代。
源源不绝——邹德源
我姓邹,名德源。我的邹姓是来自我的爸爸和爷爷家。德是我的辈份,同时我的爸爸妈妈也希望我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源意味着源源不断、绵绵不绝。妈妈希望我不仅有好的品德,还要有很多的活力、很多的创造力,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绝。源源和我的英文名字 Ryan 发音很像。
月圆人圆——朱玥
我的名字叫朱玥。爸爸妈妈叫我玥玥。我的“朱”,是爸爸的姓。我的“玥”,是妈妈起的。是从我的两个哥哥来的。我的大哥哥叫“朱朔”,小哥哥叫“朱瑞”。妈妈从“朔”取了个“月”,又从“瑞”取了个“王”,组成一个“玥”。我的生日是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那一天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这就是我的名字的由来。
满含喜悦——周怿含
我的中文名字是周怿含。怿是喜悦、愉快的意思。含是包含,藏在里面的意思。爸爸妈妈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我未来的人生充满了喜悦。我的英文名字是Summer,Summer的中文意思是夏天。因为我是在奥兰多出生的,那里一年四季如夏 ,而且爸爸妈妈很喜欢夏天这个季节。我妈妈看过一个电影,里面的女主人公也叫Summer,妈妈很喜欢她,所以妈妈很喜欢Summer这个名字。
鑫鑫向荣——周宗鑫
我的名字是周宗鑫, 是我奶奶给我起的。 周是因为我的爸爸姓周。宗是因为字辈,我爸爸是荣,轮到我就是宗。 鑫是因为中国的一个说法。中国人会根据你的出生时间算一下缺什么。用我的出生时间算出来,我缺金,所以我的名字叫周宗鑫,因为“鑫”有三个金。另外,鑫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身体健康、繁荣昌盛、多福多贵之义。
志高俊朗——黄志𢓭
我的名字叫黄志𢓭,这是我的爸爸和妈妈为我取的各字。姓名中的“志”是我的太爷爷传下来的,“俊”是我妈妈为我选择的, 她希望我长大后有志向,还希望我长得帅帅的。这就是我的名字的由来,所以我很喜欢我的名字,也从心底感谢我的爸爸和妈妈帮我取了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
馨香怡人——李馨怡
当拿到这个小作文的题目时,坦白说,我还真不知道自己名字的来历。带着一颗好奇的心,一边问妈妈,一边查字典了解名字的含义,原来一个简单的名字包含了这么多的意义,中文真的是博大精深,从中也了解到中国有《百家姓》。很感谢妈妈这么用心的给我起了这个名字!
我叫李馨怡,小名叫斯斯,出生于2013年,那一年是癸巳年,是中国传统生肖中的蛇年。蛇年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六,因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我一直都是记得滚瓜烂熟的。妈妈告诉我,她刚得知怀孕的时候是在德州的休斯顿,而在同一天,爸爸拿到正式工作录取通知,新公司的名字里也有一个“斯”,于是给我起了个小名叫斯斯。
说起我的大名李,爸爸姓李,所以我也跟着姓李。据说中国的494位皇帝中有六十多位皇帝是姓李。我笑着问爸爸,是不是爷爷的曾祖父的曾祖父是其中一位皇帝呢!我还忍不住查阅了什么是《百家姓》,发现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是目前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头号大姓。
馨:读音xīn。妈妈告诉我说,馨字在《说文》中有解释“馨,香之远闻者也”,指散布很远的香气,温馨美好的意思,也指人的品德高尚。馨字用作取名的寓意是德才兼备、才华出众、美名远扬。从这些来看,妈妈对我的期望不小呀,哈哈!我第一次学写自己的名字时还觉得挺有难度的,因为馨字笔画比较多,不过会写自己的名字后越看越喜欢,这样一个上下结构的字,整体就像一个倒过来的三角形,很美观。
怡,读音yí,查字典才知道怡本身的意思是和悦、喜乐,用作人名是指平安、顺利与和悦。妈妈说给我取名为馨怡是希望我可以一直在温馨的家庭生活,每天都心情愉悦、无忧无虑、开朗乐观、平安幸福的成长,德才双全,一生快乐而美好!
编辑:《密城时报》青少年编辑部
多元、互信、庆祝 – 威州华人喜庆农历新年系列报道( 三)
2月11日, 有美国“参都”之称的Wausa华人兔年春节庆祝活动,在一阵激昂的锣鼓喧嚣中,圆满结束。此次庆祝活动,由王瑾女士和马拉松参业公司总裁姜铭涛先生合作筹备。威州华人商会和许氏人参友情赞助,Wausa市长Katie Rosenberg 和威州华人商会会长 Chris Gan、副会长原文彬、前任会长 李凡夫特邀参加。当地电视台和新闻媒体于当晚的新闻进行了报道。
王谨一家
马拉松参业集团总总裁姜铭涛
Wausa 市长 Katie Rosenberg 排队品尝中国美食
威州华人商会代表
庆祝活动设在当地青少年活动中心(Boys and Girls Club)宽阔明亮的大楼。 最开心的当然是孩子们, 为他们准备了几项不同的活动项目,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有的人打乒乓球、有的练书法、有的学习剪纸、 有的玩桌球, 从他们开心灿烂的笑脸,不难看出他们非常沉浸在庆祝活动 ,乐在其中。
通过参加这类庆祝活动,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将永远铭记中华传统文化, 并将这样的文化传承给他们的后代,由来以往,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万古流长。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灵魂,而孩子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 是民族文化继承者和希望。
在活动现场, 一位母亲分享了她已经成年的女儿在西海岸城市,与当地华人庆祝春节活动的感受 。女儿在美国出生长大,对中华文化了解甚少。 今年,女儿第一次参加华人春节庆祝活动,看到红彤彤的灯笼、热闹的狮子舞、喜气洋洋的笑脸,她突然有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泪水情不自禁地流淌下来。 她开心地告诉妈妈, 她现在太喜欢中华文化了! 这就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魅力,谁能不喜欢欢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呢!
庆祝活动最亮眼的非狮子舞莫属. 邀请来表演的是全美狮子舞大赛第2名获得专业团体。 五只彩狮全部由美国年轻人表演, 一招一式,不亚于中国专业舞狮团队。 他们的领队曾到中国广东和台湾两地,接受狮子舞培训。 难怪他们的表演如此专业,具有传统风格,也表现在他们 印有“忠义”二字的表演服上...
怀念 ・ 年味
作者: 悠梓
年味 是什么?
是回家的路漫漫长
是处处人熙熙攘攘
是万水千山奔家乡
是见面相拥泪千行
是准备好的新衣裳
是祭灶除尘清扫忙
是各种年货和果糖
是喜笑颜开心飞扬
是大红灯笼挂成双
是彩色年画粘墙上
是红福倒挂贴门窗
是喜庆春联把家妆
是炊烟浓浓升厨房
是千家万户饭菜香
是美酒佳肴齐摆放
是家乡味道细细尝
是爆竹阵阵巨声响
是明星们粉墨登场
是黑夜烟花来照亮
是家人围坐唠家常
是彻夜灯火照四方
是围炉守岁到天亮
是一起辞别旧时光
是共同迎接新希望
是父母唠叨一箩筐
是七姑八姨红包装
是亲朋的礼来我往
是邻里祝福送吉祥
是工作烦恼放一旁
是吃喝玩乐心舒畅
是龙腾狮舞串村巷
是新春新景新气象
是家里土产一粮仓
是塞满离家行李箱
是辞行送别心惆怅
是村口家人偷偷望
年味 去哪儿了?
在遥远的海边山旁
深刻脑海永不能忘
回不去的岁月梦想
唯有咀嚼回忆绵长
编辑:《密城时报》编辑部
注:所有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MAKE IT MODERN
LATEST REVIEWS
密城华人社区参加Brookfield City 庆祝美国 独立日游行
7月4日美国独立日, 密尔沃基华人社区中心(MCCC)2018年连续第二年参加了Brookfield 市的国庆节游行!
当天尽管天气炎热,市民们还是早早的来到这里,约两公里的游行路线两边已经是满满的各式的帐篷和座椅。华人社区的帐篷设立在City Hall的边上,为了服务好华人社区游行队伍,华人社区的义工们提前一天搭建好了服务中心帐篷,刘蓉、王肖军和王挣等人一大早开始组织游行的社区志愿者们,准备后勤补给。
约有近百支游行队伍,穿过了市民们夹道欢迎的街道。每一处你都会感受到人群的兴奋和快乐。游行队伍不仅有政府、学校、教会、公众团体的队伍,也包括俱乐部、乐队和各种爱好团体及个人宣传的队伍。绝大多数队伍都有宣传和表演,包括乐队、舞蹈、体操、杂技甚至武术示范等。等待的小孩子们收到游行队伍中散发的糖果和饮料,沿街的人们惊喜地发现队伍中自己的朋友和邻居,快乐的相互打着招呼。他们接到游行队伍扔过来的礼物,更是一片欢乐雀跃。
华人社区的游行队伍包括了社区和中文学校的儿童舞蹈队、 yoyo表演队、社区歌舞团以及青少年领导团(YLA)成员组成的舞龙队和妇女俱乐部等社区团体。中文社区的舞蹈队和舞龙队伍在游行过程中全程进行了表演,深受欢迎。组织和参与这次国庆游行的有社区董事会主席孙建国、外联部部长王挣,青少年领导团(YLA)主席王天武、威州华人商会会长原文彬、舞蹈团团长徐菲、中文学校校长许日翃、妇女俱乐部主席刘安静,舞蹈教练周良红、舞龙领队刘蓉和张肖云,林红以及YLA 在内的Vincent Li、Renna Yuan等 成员在内的多名社区志愿者。
在新的移民政策和种族问题依然是敏感话题的今天,华人社区在公共活动的积极和成功参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卫东 摄影:卫东 高鹏 王挣
欢乐春节 与您共度
中国新年狗年春节在即,中国江西省表演艺术团的杂技演员、 歌唱家、舞蹈家和音乐家等29位专业艺术家将远渡重洋来到密尔沃基,于2018年2月25日在Sharon Lynne Wilson艺术中心为大家献上精采演出,与大密尔沃基地区的民众共同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诗情画意》–密城作家的爱意
...
圣诞节的彩灯
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冬天,世界被寒冷的空气和皑皑的白雪笼罩着。灰蒙蒙的天空、光秃秃的树木,小动物们都转入地下冬眠了,偶尔几只觅食的麻雀,羽毛也是灰色的。这里的世界只剩有灰和白二种颜色。你可能会认为这样的环境一定是单调、乏味、无聊、沉闷、冷清。然而这里还有另一道随处可见的靓丽风景 - 圣诞节的彩灯。
争渡, 争渡 ,擂响龙舟进鼓 !
...
”三季人”的咏叹
...
麦迪森华人协会首次民主选举理事会成员
在麦城华人积极推动、认真督促、热情参与下, 当冬去春来之时,麦迪森华人协会于2018年4月7日首次实践了公开报名、透明竞选、公正选举的全过程,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成立十五年的麦城华人协会自此告别了少年的青涩和莽撞,步入理性和成熟。此次选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力,是麦城华人协会发展史 上的一座丰碑,浓墨重彩地铭刻上麦城华人的民主意识、正义追求、以及对华人协会的认同和爱护。
麦城华人协会的英文全名:Madison Area Chines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简称 MACCO。2003年初,在数位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创办;2005年,正式注册为非赢利组织,旨在联合麦城各界华人力量, 为麦城华人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互通有无、相互帮助的场所,促进麦城各华人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广泛地参与当地的社会、政治、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华人的社会地位,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多年来,华人协会理事会的大部分成员由在任理事会成员推荐产生,尽管大部分理事会成员都热情地奉献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与精力,这种方式难免导致了华人协会管理上的不规范,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随着在美华人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华人关心和参与政治的自觉性也与日俱增。麦城华人协会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引起了麦城华人的普遍关注和思考。 经过长达8个月的讨论、研究和酝酿,麦城华人达成了一个明确共识:华人协会的正规运作,应该从公开选举理事会成员开始。
自此,社区各方人士和部分前任理事们对麦城华人协会的公开选举一事,进行了认真讨论、协商,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华人协会会员登记、会员报名参选、参选会员与其他会员见面交流、以及最后选举理事会成员等一系列细则。2018年3月24 – 25日,12位自愿报名的候选人在与华人协会会员见面会上,分别介绍了自己,以及对未来华人协会的工作前景和自己的设想,并回答了会员们的提问。这次带有竞选性质的友好讨论与交流,为两周后的投票选举作了前期准备,也为投票选举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8年4月7日,在众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麦迪森华人社区终于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正规的民主选举。具有选举权的71名付费会员中,66人带着极大的热情和对华人社区未来的期许,参加了投票选举活动。在5位志愿者的认真监督下,公正、公平、透明地选出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会由 9 人组成,其中8人通过本次选举产生,另一人是前任理事会留任成员。
2018年4月11日,新一届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推举李晶(Connie Li)任理事会主席(President)、江宜庶(Sue Jiang)和陶晔栋(Terry Tao)任副主席(Vice President)、鲍宏光 (Hongguang Bao)负责财务管理、 陶晔栋兼任秘书(Secretary)。会议决定将大力修改协会的章程与规则(by-law)和改进协会的财务制度。这次会议还建立了六个委员会(Committee):1. Governance Committee,负责人:李晶、 江宜庶。2. Initiatives/Program Committee, 负责人:...
今天 , 我们再次为你相聚
陈昱周年有感
李可信
我们不再哭泣,息了悲咽,
停止沉默,不再寒噤,
温暖在手中传递,
心痛让歌声抚愈—
鲜花伴你左右,
怀念安放于心。
你美丽的生命溶于山水,
灿烂的光华永驻大地— ...
一次展示中国文化的快乐之旅
——麦城华人协会 Two Rivers Ethnic Fest 演出纪实
City of Two Rivers坐落于距麦迪逊160英里的东北方,位于美丽的密执安湖畔,因东、西双子河 (East Twin River and West Twin River) 在此处汇合后流入密执安湖而得名。
...
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民族融合
—威斯康辛州第四届中华文化日
八月二十四日清晨,秋日明媚的阳光将威斯康辛州(Wisconsin)麦迪逊市(Madison)威州议会中心广场映照得格外清新亮丽,州议会大楼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更加雄伟壮观。比起往日,今天这里显得格外热闹,聚集了很多当地华人社区协会的志愿者,他们正在为即将举办的第四届威州华人文化日(WCCD)紧张地忙碌着。此次文化节由麦迪逊华人协会(MACCO)组织,当地市政府积极支持,众多当地和周边城市的华人个人和企事业踊跃参与,联合举办的一次重大活动, 再一次成为麦迪逊以及威斯康辛州华人展示中华文化、团结各个族裔、传递友好意愿的盛会。此次威州华人文化日,得到威斯康辛州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任州长Tony Evers亲自签发的正式文书,代表州政府表示祝贺。
上午10时,由麦迪逊华人协会会长李晶女士宣布第四届华人文化日正式开幕。麦迪逊市长Satya Rhodes-Conway女士、Middleton 市长Gurdip Brar先生和州议员Shelia Stubbs女士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各位嘉宾盛赞麦城华人协会为文化日所做的努力以及本次活动的意义。州议员Shelia Stubbs女士代表州政府宣读州长TonyEvers发来的此次威州华人文化日的公告。
这次文化日活动,引起当地电视媒体的关注,记者现场采访麦城华人协会主席李晶女士,她希望今后有更多的麦城华人能和MACCO 一起共同努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族裔团结沟通,寻求各族裔之间的理解与包容,一起建设美好社区和美好世界。
本次文化日活动分为二个部分进行:文艺表演和文化展台。此次歌舞表演节目丰富多彩,表演阵容强大,参加表演的有麦城中华艺术团、舞龙舞狮队、悠扬合唱团、麦城民乐团、源泉舞蹈学校、宇兰薇古筝团、麦动舞蹈队、爱乐之家、文艺东等文艺团体,密城华人社区派出华人社区歌舞团、阳光舞蹈队加盟友情相助。文艺表演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包括大气磅礴的舞龙、荡气回肠的民歌合唱、沉稳悠然的太极扇、唯美迷人的古典戏剧、和悠扬悦耳的古典音乐,同时包括了各种现代的艺术形式,流行华语歌曲和民族歌曲、现代风的舞蹈和音乐表演。参与表演者有刚入学的儿童、满头白发的老人、刚到美国不久的留学生、美国出生的华裔后代,还有一些其他族裔喜爱中华文化的朋友也积极参与进来。
表演场地刚好设在州议会大楼前宽敞的广场,表演者个个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她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深深感染着所有的现场观众。舞台周围吸引了很多不同肤色、年龄、性别的观众,他们对表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的人随意而坐,有的人站在舞台周围,当听到悦耳的音乐,一些人随着音乐节奏舞蹈,现场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美好气氛。
在文艺表演的同时,华人协会同时以展台的形式从多方面介绍中国文化的古典和现代文化。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基本理念介绍,到中国绘画和书法的艺术展示;从中国传统五大戏剧的简介和示范,到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介绍和现场表演;从中国茶艺演绎, 到中国风光尽览,以及绚丽夺目的中国工艺品展销。另外还有当地的文化艺术机构,小企业的成果和服务项目展览, 以及其他非华人组织和WCCD赞助者的展台。各个展台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与观众互动,或现场演示,或让观众亲自参与,现场人流涌动,气氛活跃。展台与文艺表演相得益彰,更全面深入介绍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让参观的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初步感性认识。
文化日活动和当地每周一次的农贸市场同时同地举行,现场人头攒动,商贩摊位前人流穿梭。很多前来购买农货的人,意外惊喜地观看了文化日表演,既买到了农家的新鲜蔬菜水果,又观看了一场精彩演出。据不完全统计,观看表演的观众有近三千人。观众对于歌舞表演和文化节给予非常高度的肯定评价,显示这次活动对于不同的人群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对于华人来说,是宣扬中华文化,是精神内心的享受。对其他族裔来说,是了解和认识中国的方式,是一种积极友好的沟通。
本次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得益于麦迪逊华人协会的组织领导和几百名表演者和志愿者的倾心投入。MACCO会长李晶说:“作为麦迪逊社区的一部分,我们华人团体很乐于和其他族裔更多接触,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遗产。希望今后有更多的麦城华人能和MACCO 一起共同努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族裔团结沟通,寻求各族裔之间的理解与包容,一起建设美好社区和美好世界,为了我们这一代,也为我们的未来。” 这一次以及往届中国文化日的成功举办,起到了连接、分享、共庆的积极作用,必然能够对麦迪逊的许多社区产生积极的、多方面且持久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以及注重文化多样性。
供稿 李明光 照片提供 麦城华人协会
编辑 《密城时报》编辑部
麦城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纪实系列(之一)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华裔代沟交织中的亲子沟通
2018年12月8日下午3点 “中国父母、美国孩子 – 青少年心理及情绪健康”亲子教育论坛在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的研究园(5602Research Park, Madison)举行。本次论坛由麦城华人协会 (MACCO) 领衔,联合全美华人联合会(UCA)Wisconsin分会、 密城华人社区中心(MCCC)以及UCA Illinois Chapter共同举办。
报告大厅座无虚席,聆听讲座的大部分来自麦城本地居民。还有个别同胞专门从芝加哥和Oshkosh等周边城市驱车前来,早早地到了现场参加这一活动。他们的执着,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这次讲座意义非凡。
这场有声有色、生动热烈的讲座是由四位经历各异、专业不同, 却对华裔移民家庭子女教育和青少年心理成长都有独特见解的人士主讲, 以及被讲座触动心旋的热情听众积极互动,共同参与下演绎完成的一场精彩讲座。
本论坛由主办方麦城华人协会会长、UCA Wisconsin Chapter President李晶博士主持。李晶博士在论坛开始就呼吁大家关注和关心我们下一代的心理及情绪健康。她说,我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我们是在中国出生,并在中国接受教育的第一代移民父母。我们培养的是美国出生,并在美国接受教育的第二代孩子。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身体健康、精神快乐。什么是快乐?孩子的一生如何让他们掌握使自己快乐的能力?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比较清楚孩子身体上的需求,那么孩子的情感需求是什么?怎样与孩子沟通?我们父母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有价值感、有目标、有激情、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有坚毅性(Grit)(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性格),而且一生都能让自已快乐?
本论坛邀请的四位嘉宾主讲人分别是: 李佳信慈善基金(Calvin J. Li Memorial Foundation) 创办人、移民家庭子女教育专家李秋波博士...
《現代科學與基督教信仰》—-里程 著《遊子吟》(選摘)
何謂科學主義?有人會想,如果按我前面論及的科學與信仰的關係,每一個科學家都應成爲虔誠的基督徒才對,爲什麽現實幷非如此呢?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問題的答案是,科學至上的科學主義世界觀是阻礙一些科學家認識神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代科學與基督教信仰—里程 著《遊子吟》(選摘)
近年來,關於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論,重新為人們重視,很多人開始相信宇宙不是永恆的,是大爆炸的結果。支持大爆炸理論的一個重要證據,是科學家發現了存留至今的大爆炸所產生的微波輻射。為了協助解開宇宙起始之謎,美國太空總署特別設計了宇宙背景探險號(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 COBE)人造衛星,專門用以測此種微波輻射。
浅谈“隔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武汉爆发后,各大门户网站对疫情进行实时播报,并劝公众避免聚集,避免进入公共场所。美国政府于1月31日发出凡访问过中国大陆的人需要进行强制隔离或自我隔离。在美国不仅发现了确诊的疫区来客病例,还发现人传人的病人。医学史表明,隔离,是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人类历史上对传染病人采取隔离的最早记载是基督教的《圣经》。在成书于公元前七世纪或更早的年代的《利未记》里就有隔离的具体方法:
若火斑在他肉皮上是白的,现象不深於皮,其上的毛也没有变白,祭司就要将有灾病的人关锁七天。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若看灾病止住了,没有在皮上发散,祭司还要将他关锁七天。第七天,祭司要再察看他,若灾病发暗,而且没有在皮上发散,祭司要定他为洁净,原来是癣;那人就要洗衣服,得为洁净。但他为得洁净,将身体给祭司察看以後,癣若在皮上发散开了,他要再将身体给祭司察看。祭司要察看,癣若在皮上发散,就要定他为不洁净,是大麻疯。(利未记13:4-8)
对麻风病人的所谓“关锁”就是今天的隔离,从而减少了麻风杆菌从病人传染给健康人的机会。
在1348年至1359年之间,鼠疫(黑死病)席卷欧洲。鼠疫最初是由水手、老鼠和从地中海东部到达西西里岛的货物散布的,它迅速蔓延到整个意大利,使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城市国家的人口减少。瘟疫随后从意大利的港口转移到法国和西班牙的港口。根据罗马教廷的统计,鼠疫流行造成2400万人死亡,占基督教世界总人数的三分之一。1300-1700年期间,多次受到黑死病打击给人类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人们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学会了隔离。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当船只到达威尼斯共和国的拉古萨市,船只和水手必须在一个小岛度过30天。这项硬性规定显著遏制了黑死病的传播。1448年威尼斯议会将等候期延长到40天,从而产生了“隔离”这个词。英文的“隔离”(quaratine)来自意大利语“quaranta”,意为“四十天”。事实证明,为期四十天的隔离是处理鼠疫暴发的有效方法。因为鼠疫从感染到死亡有37天的时间。
第一家具有隔离功能的瘟疫医院(Lazaretto)由威尼斯共和国于1423年在那不勒斯圣玛丽亚小岛上开设。Lazaretto通常被称为拿撒勒(Nazarethum)或拉撒勒(Lazarethum),因为lazaretto一词与圣经中耶稣救活的拉撒路(Lazarus)的名字相似。1467年,热那亚采用了威尼斯体制,1476年在法国马赛,一家麻风病患者医院被改建为瘟疫医院。此后各地相继建立了具有隔离治疗功能的传染病医院。
自14世纪以来,隔离一直是传染性疾病控制战略的基石,世界各国都以此作为控制传染病传播的必选战略之一。特别是在疫苗免疫预防和药物治疗都来不及实现时,隔离可有效控制疫情,防止更多的健康人被感染。
讲到隔离,一个非常感人的例子就是英国中部的小村庄伊姆村(Eyam)。1665年底,由于这个村的裁缝收到了已是黑死病疫区的伦敦来的一批布料样品,在短短几个月内约30个村民包括这位裁缝及其家人突然死亡,且死状很惨。村民们惶恐不安,纷纷打算向北撤离躲避瘟疫。但这时村里的牧师威廉·蒙佩森(William
Mompesson)站了出来。他呼吁大家留在村里,他说“我宁可自己死,也不愿意把这病传给周围的村镇”。他用圣经的教导教导众人,因为圣经上说“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翰一书3:16)。他说 “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个灾难视为一个礼物,我们能证明,这世界上确实还有良善和爱“。 这个呼吁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同,尽管当时这中间很多人还没有任何受到感染的迹象,如果他们逃出去,很可能就此而躲过一劫,但他们选择为了别人的安全而宁愿与瘟疫相伴。
第一波大规模病发后,这些村民们决定用一切办法阻挡疾病的传播,他们给原本辽阔平原般的村庄四面都修起了高达2米的石头围墙,嵌入了铁制栏杆门。村民们在蒙佩森牧师的带领下发誓绝不会越过围墙。在更远的地方,他们还用大石头树起了“界碑”,防止别人误入。在自我隔离期间,这些村民经历了无法想象的困难和恐惧,看到自已的亲朋好友一个个在身边倒下,而自己明天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他们甚至不得不亲自埋葬亲人的尸体,亲手刻写墓碑,因为村里唯一的刻墓碑的石匠也倒下了。尽管他们知道接近已感染的病人是很危险的,但他们不惧危险,尽最大可能地互相鼓励帮助。蒙佩森牧师的太太凯瑟琳为照顾垂死的村民倾注了巨大的心力,并因而被瘟疫夺去年仅27岁的生命。这些村民就这样凭着对神的坚定信仰和对周围村镇居民的爱坚持了整整十四个月,直到疫情退去。最后这个350人的小村庄因黑死病死去的人数高达260人,大大超过一般黑死病疫区的死亡比例,但他们的英勇壮举却使黑死病的传播在此止步,使整个英格兰中北部地区上千万人口免于瘟疫。
今天,根据已知的新冠状病毒感染后14天内发病的特点,中国和美国都制定了来自肺炎疫区的旅客必须接受14天隔离观察的规定。如果公众自觉遵守,将有利于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做好隔离,就是对自己、对家庭和和对社会负责。
(撰稿 维俊/唯信)
旅游天地
The China Summer Camp – 中国寻根之旅
Quanzhou campus
Jonathan Wang
August 2018, I was lucky enough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o to the Chinese Summer Camp—寻根夏令营 seeking my roots i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