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C
Milwaukee
Tuesday, May 21, 2024
博客 页面 13
木杉 相信在2020年,世界各地的人生活得都很艰难。疫情造成的全球感染人数每天以“万“为单位,死亡人数以”千“为单位计算。经济衰退,造成的失业狂潮, 失去亲人,已经让人痛苦不堪,加上失去经济收入,更是雪上加霜。然而,比其他国家更加不幸的是美国人民。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每天感染人数达到数万人甚至二十几万,死亡人数每天也达到几百至几千人。 在2020年的疫情中,美国拿下世界二个第一: 感染总人数第一,死亡人数第一。截至一月十九日,感染人数2460万,死亡40万;经济方面,美国的经济衰退也是世界之最,2020年也是罕见的GDP 4.3%负增长。如果只是疫情造成的苦难,也没有什么抱怨的,毕竟是天灾造成的,世界各地的境况大同小异,程度好坏稍有差异而已。 美国另外一场灾难则是“人祸”造成的,美国民众在2020年深受“天灾”和“人祸”双重打击。2020年刚好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争夺总统席位,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支持两个政党的美国民众完全站到了对立面,加上美国长期留存下来的种族问题,在疫情 爆发后,社会各种矛盾象蓄势已久的火山喷发,民众多次上街抗议,暴力事件、枪击事件几乎每天上演。 十一月,川普败选后,拒不承认自己失败,指责民主党选举舞弊,但又没有证据,亲手制造了美国的自一百六十多年前内战以来的第一次宪法和民主制度危机。总统通过无理要求重新计票,启动法律程序,煽动他的支持者游行抗议,搞得整个美国乌烟瘴气,没有一天安生。政客们也在台上互相趁机斗殴,民众叫苦不迭,只想尽早结束纷乱不堪的选举。 哪晓得,一月六日,川普亲自号召他的支持者来到首都,为了表达对美国的总统选举的“舞弊”的不满和捍卫宪法,在华盛顿DC举行大规模抗议集会。最后在总统的鼓励下场面失控,部分人群攻进美国国会,致使六人死亡。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各国新闻媒体都在第一时间直播或转播了现场混乱的场面和新闻报导。引发世界各地大讨论美国民主体制的弊端,怀疑“美式民主”还能维持多久。甚至有些不怕事大的网民一边幸灾乐祸欣赏“这边风景独好”,一边起哄支持“美国内战“。 对这场冲击美国国会的事件,无论其他国家民众如何看待和评论,都是以“局外人”的角度,或多或少以看热闹和吃瓜群众的心态, 所以可以理解。更加关注和忧虑的是美国的华人,他们都是第一代、第二代、少数第三代移民,为追寻“美国梦”来到美国。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多数人安居乐业,生活无忧。他们最担心的是失去现有的一切,因此他们也不得不深思:现在的美国是过去的美国吗?还有美国梦吗?或者说真的是会“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还是像中国的五四救亡运动一样,通过国家社会的动荡催发思想的进步和迎接新的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如果我们从美国建国的理念出发,就不会对当前的暴乱和未来可能发生内战而担忧。美国其实是在国父们精心规划的宪法设计下,通过每两年一次的小冲突的中期选举和每四年一次的一般没有硝烟的大选内战来实现摇摆中的平衡,使新移民和少数民族能有机会在两党纷争过程中得到“长治久安”。下面分析一下这些能够让我们长治久安的DNA: 1,没有“神明”的政治和“人人平等”的文化 美国国父对美国政治体制的设计,由多数人对抗多数人组成的两党,互相牵制的体系。在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感谢的,是美国第三届总统杰弗逊以他个人杰出的天赋和努力,把宗教迷信从美国的政治中剔除出来。他要人们不要相信英明领袖、明君贤相,尤其是像亚当斯这样的才高八斗建国英雄,容易让人心生崇拜的危险人物。杰弗逊用毕生努力把超自然的力量从基督教中剔除。正如林肯所说的,杰弗逊因此才能把能够超越任何时代和任何个人的人人平等的理念,作为一种DNA注入了美国的政体,使得美国不会在任何时代被某个伟大的人物或政党所左右,也同时不会被一个全能的神或者能代表全能的神的大卫王所左右。正所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明君贤相、救世神明、封建迷信、所有超乎常人的人物和思想,宗教在美国都要受到质疑或嘲笑。每一任总统只要一上台,就会立刻成为舆论嘲笑挪揄的焦点,生怕他“变成”伟人。 当一个名人成为美国领袖的一天,也就是这位所谓领袖成为大家笑柄的一天。只要在美国有谁能被称得上为名人,那么舆论界、政界、老百姓就会开始用各种方式嘲笑挪揄和讽刺以及毫不客气的尖锐的批评他们,揭露他们“皇帝的新装”。杰弗逊把圣经中的四章有关耶稣基督的事迹和语言,在删掉神迹和超自然的描述部分后重新编辑成的一本杰佛逊圣经也表现了先父们对待各种迷信的态度,包括对宗教和政治人物。每当人们能够破除宗教、文化和政治上的迷信,就能够拨开迷雾看到所谓杰弗逊倡导的真理的力量和伟大。由于不信权威、神明和能够代表上帝的伟人,美国也造就了政治和教会的完全分离,使得人们在国家层面不信迷信,只讲最基本的事实,同时也保护了个人宗教的自由,为后来的民主政府树立了一个基本标准. 2020年的选举就是最好的例证,见证了史无前例的投票率,这证明选民们能够赶跑一个煽动家。 从家庭和社会的层次上来讲,美国很多家庭也不一定称谓父母、爷爷、奶奶,更不用说姐姐、妹妹这种长幼之分,而很多家庭都是直呼其名。在社会上大家见面之后,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直呼其名,很少有再加一份尊贵称呼的。人人平等在基本的每日常用的称谓上得到了体现。这种无级别的称谓也使经常落选后下台的官员很能适应,各级别官员和很能接近老百姓。没人对什么名人有迷信的感觉,大家都是在称谓上和平时的接触过程中体现了平等。这些细微的人人平等的行为在人们的观念举止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无法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和无法理解的。这也是杰弗逊的去迷信、神明和去权威努力的结果,是美国初始文化中所特有的。中国大陆刚来美国的中国移民需要很长时间才会适应、接受、融入和最后能够自豪于这种文化。 美国信奉人人平等,但很多人也对左派提及到的社会主义却有极大的恐惧感,但是看看历史就知道密尔沃基社会党统治密尔沃基市政府的历史有五十多年,期间也没有造成什么灾难或对社会基本层面的颠覆。况且宪法中也没有说一定不能搞社会主义。只要宪法和修正案得到承认,社会改革的细节可以不断调整来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底层人幸福、少数民族幸福、老弱病残幸福、容易受到歧视的人群幸福,一个国家就是幸福国家。主张人人平等的基督徒为信仰的国家更该如此。 华人来美国以前可以有各种宗教、各种身份,但来了美国以后都可以安居乐业,因为大家不信神明、英雄、丰功伟绩、显赫身份、和聪明伟大。大家都是差不多的“一般人”,能干啥干啥。英明伟大如川普,作为拯救美国的大卫王,在最后的一个月也因为国会暴乱而被剥去了大卫王的外衣,还原成了一般人。华人移民在美国能够从精神上在放松,要感谢国父奠定的思想基础。 2,在两党制衡的狭缝中求生 由于遵从平等,不信一个全能的、或神化了的领袖,美国也就成就了一个以多数民族组成的政党来制衡和竞争另一个由多数民族作为主体的政党,形成所谓“多数人对多数人的党争”,使得少数民族尤显珍贵的局面。由于这种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政治,外加每个州都是赢一票就赢全州的计票方法,很多州的少数民族成了两党的必争对象。比如在威斯康星州和乔治亚州,只要当地的华人70%的人都投一个政党,那么这个党就肯定会得到本周的所有票数,赢得选举,也赢得政权。由于华人人数少,容易做工作,华人也就成为了各个政党在历次大小选举竞争过程中每个政党最希望团结争取的对象。在很多决定胜负的 “摇摆州”,拿到70%华人的选票,也就基本上赢得了选举,也赢得了政权和随之而来的利益。美国先父们以此方式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除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另外一种推翻和改变现政权的方式:通过两年一次争夺选民的小较量,到四年一次的低烈度内战,比如今年一月六号的国会流血暴乱。但纵观历史,美国自从建国以来毕竟是世界上极少的能够和平过渡政权两百五十多年的国家,成就了世界上最强大和稳定的政体,成为全世界精英和名门望族寻找归宿的首选。 试想一下,如果美国是一个只由白人或者讲西班牙语裔为主的一党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那么有谁会愿意倾听少数族裔的声音呢?谁还会对“排华法案”再打抱不平?拉拢和争取华人选票还有啥意义呢?只要是每人一票,“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政体中的少数人就会有机会发声音,有机会决定哪个政党当政和由此产生的执政党的政策。 3. 司法独立让华人能立命安身 两党制不是没有问题,它使美国政治法规事事扯皮、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社会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但什么时候美国势均力敌的两党制被由一个族群为主的政党取代,这个国家的政府不管经济文化会多发达,也就难免邪恶化了。好在美国的法律系统独立于白宫和州立政府系统以及国会,为这个国家的邪恶增添了一份屏障。 川普总统任期内钦点了三百多位终生无人可以撼动的联邦大法官,紧要关头却没有一位愿意站出来接受川普大选舞弊的六十多个诉讼。美国法官们两百多年来对宪法的忠诚,美国司法的独立性在此可见一斑。这些法官由于是终身任命,所以即使是对待他们的顶头上司,也不会放弃原则和对宪法的忠诚。如副总统彭斯,他在国会最后认证选举人票时,也顶住川普大帝的一再威胁,宣布拜登胜选。因为这些上司迟早都会走,最多八年,但是这些法官和政要却还要保存一辈子的名声和吃饭的本钱。谁愿意为一个四年或至多八年的 “过客” 背一辈子恶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美国的法律系统和法官都是“铁打的”,依靠惯例法和历史上可以引用的判例来判案,可是民选官员甚至总统却都是“流水的兵”,即使政府或总统再邪恶,作恶时间有限。 所以说繁荣源于自由、自由源自民主、民主依赖法治。暴乱结束,美国国会最后连夜对总统选举结果认证投票时,每个人都信誓旦旦要效忠宪法。军队最高将军和前十名退休国防部长也都随后出面宣布和告诫军队只效忠宪法而不对任何政党、总统甚至国家负责。这就是美国的基石,它让美国左右摇摆但不至于跌倒。那些指望美国就此成为独裁或集权的国内外热情吃瓜者恐怕要每四年失望一次了。 4,移民政策和倡导多元民族文化 美国是移民国家,虽然最早的欧洲移民都是白人,但以后的非洲奴隶解放运动,非裔人口居第二大民族。一百多年来,拉美国家的移民、亚裔移民也在增加,构成了美国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多民族、多文化的自由开放的社会.  西裔并从人数上超过黑人形成美国第二大以信奉天主教为主的西裔种族。以早期信奉基督教为主的白人文化也正在不断受到新的非白人移民的宗教和文化的影响,大部分受良好教育的人变得更宽容,也有些社会底层和极端保守的白人变得更右倾和反移民。但是拜登代表的民主党的胜利说明大部分美国人还是理性和宽容的。主张社会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应该从法律、教育上用各个族群原生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特殊权益,来消解美国人在文化和信仰上传统的集体认同的局限性。 美国新一代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由国家公派或自费来美留学的具有高学历的华人精英以及通过亲属移民或其他合法或非法途径最后集中在餐饮业的移民。其中华人的技术移民大部分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批进入中国高等学校,完成大学教育的所谓精英。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为这些华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环境。他们一般从事美国新兴高科技领域,并为美国的高科技发展贡献他们的才华。这些人的成功,也得益于美国移民政策和多元民族文化自由开放的社会价值观。 截止到2019年,在美华人大约550万。54%成年华人有大学文凭,51%华人从事专业技术、管理等工作。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文理院四院华人院士共约300余人,包括李政道(93岁、)丁肇中(83岁)、崔琦(80岁)、朱棣文(71岁)、崔琦、胡正明、戴宏杰等。 美国八大常春藤高校华人教授超过320余人。 从行业分布来看,大部分华人在美从事高新技术行业、计算机软件、半导体硬件 、高校教育、科研工作以及金融地域分布比较明显。 下图则是华人居住人数排名前8大地区:在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地区,都有50-70万华人居住在那里。 而非常巧合的是华人聚集地区刚好和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民主党赢得的蓝色区基本相同。 下图是华人在美国各个州分布示意图,在东西两岸比较集中。 上面这张图,是2020年美国大选分布图。红色代表共和党,蓝色代表民主党。在西部和东北部沿海州的选民投票倾向于支持民主党,故有蓝州之说。这些州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且新移民较多,人口结构“多元化”。包括东北部的大纽约都市区(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和康涅狄克三州)以及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等州)。美国金融产业、高科技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蓝色地区,也是华人主要人口集中的地方;沿海城市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这也就明白为什么民主党赢得了这些州。全球化的另一个弊端,也造成制造业外包和产业空心化。而产业空心化的结果是以产业工人为代表的中产阶级萎缩,贫富两极分化。主要表现在南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则地域广阔,主要产业为农牧业和传统制造业,人口较少且白人比例较大,倾向于投票给共和党。 在美华人一直都是默默地为美国社会发展做贡献,被公认为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的“模范民族”。美国华人始终继承了中华民族 “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 低调、内敛、谦和、有礼、不张扬的个性。尽管华人各方面表现极佳,然而在政治和社会地位却显得边缘化。比如二战后移民美国的犹太裔、早期奴隶来到美国的非洲裔、以及最近三十多年来从印度移民美国的印度裔和从老挝移民美国的苗族。已故大法官奥康纳儿说过: For both men and women,the first step in getting power is to become visible to others, and then to put on an impressive show.  他的意思就是说:人们无论男女如要想获取(政治)力量,则首先要敢于在人前亮相,然后就是能够做出让人印象深刻的表演。近几年,一些华人显然意识到了华人受到不平等社会待遇,站出来参与政治选举,为华人发声,改善华人的地位。尽管开始华人的力量还很薄弱,但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有了第一步的开始,只要美国坚持倡导多元民族文化,相信将来越来越多的华人一定也会展露头角。华人的社会影响力在新移民了解了美国社会和政治的游戏规则后会越来越大。华人自然将来会成为建设美国美好未来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美国华人要尽量理解美国政体的DNA,遵纪守法,在两党的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政治游戏中保持自己是一个模范少数民族的形象,在政治的左右摇摆中逐渐争取到自己应得的地位。我们不希望一党独大,也要警惕任何对少数民族不利的政策, 甚至是想法的出现。我们只有像犹太裔那样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地位和贡献,才会带来长期的经济利益和后代的长治久安。 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编辑:《密城时报》编辑部 图片来源网络
想知道华侨在中国的利益如何得到保护,首先需要了解谁是“华侨”。“华侨” 是具有中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长期在外国生活的人,不包括临时到国外工作、访问、学习和旅行的人员, 以及国家派往外国工作的公务人员。已经取得外国国籍的华人, 不在“华侨” 范围之内。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回国发展的华侨数量也与日俱增。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华侨们在国内总免不了涉及政治权、财产权、身份证明、户籍登记、子女就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关乎华侨权益,都需要相关法律加以保障。 广东省 2015年10月,中国首部保护华侨权益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实施。此后,福建、湖北、上海、浙江、等地相继颁布条例。《条例》共四章三十五条,分别对华侨的投资权益、捐赠权益、财产权益、社会保障权益、教育权益、计划生育权益、人身权益、政治权益等方面的保护作了规定。 华侨出国定居前已经参加国内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应当继续保留;华侨在广东再就业应当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其出国前后的养老保险关系按照国家和广东省有关规定接续,缴费年限及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华侨回广东临时就医的,可以按规定享受离休、退休医疗待遇。 《条例》规定,华侨子女在其监护人户籍所在地或其父母在广东工作所在地就读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享受当地户籍居民适龄子女入学同等待遇。华侨子女有广东户籍的,其参加高考,教育、招生等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华侨学生可以在其父母出国前或者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户籍所在地参加高中阶段的考试招生,与当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海南省 最近《海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华侨权益保护法规进一步得到完善。 《海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从基本权益保护、投资创业保护、服务与保障等方面对华侨权益保护进行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条例》第三条规定,华侨权益保护应当遵循平等保护的原则。华侨享有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公民的义务。 关于侨胞们广泛关注的回国定居事宜,《条例》第九条明确,华侨申请在本省定居,符合本省规定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侨务主管部门受理并核发华侨回国定居证明,公安机关依据华侨回国定居证明和其他需要交验的材料为申请人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手续。 侨胞们呼声很大的身份证明难题,《条例》第十条也明确规定:华侨在本省办理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社会保险、财产登记、住宿登记、商事登记、婚姻登记等事项,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的,可以凭本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证明身份。 此外,华侨参政议政、投资创业、子女上学、慈善捐赠等涉及切身权益的内容在《条例》中均予以明确。 浙江省 《浙江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全文共35条,基本涵盖了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涉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华侨权益保护遵循平等保护的原则。 关于华侨在浙江省落户,《条例》规定:“华侨申请在本省落户,经落户地县级公安机关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予以办理落户,并核发居民身份证。”“国内外身份信息不一致的华侨,申请在本省落户,经核实符合规定条件的,按照前款规定办理。”“华侨在本省落户应当符合的条件,由省公安机关会同省侨务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为了保障华侨政治权益,《条例》规定,华侨依法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华侨依法参政议政提供保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邀请华侨列席会议。 此外,在县(市、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期间,华侨在中国境内的,可以在原户籍所在地或者出国前居住地进行选民登记,依法参加选举。与此同时,华侨可以参加其户籍所在村(居)的村(居)民委员会选举。 福建省 《福建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对华侨在闽政治、人身、劳动就业保障、文化教育、财产、投资、捐赠等方面权益的保护做了具体规定,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 针对备受关注的华侨就业问题,《条例》第十八条指出,华侨可以依法被录用或者聘任(用)为国家工作人员。华侨在本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可以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或者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境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和成果可以作为评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参考依据。 另外,华侨宅基地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以往易发生纠纷的问题,《条例》也作了明文规定:华侨原来在农村的房屋拆除或者坍塌,原宅基地使用权未发生变化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继续使用原宅基地;原宅基地使用权发生变化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另行申请宅基地。 有人会问,难道只有中国地方政府对华侨行政管理规定,有没有中国中央政府对华侨颁布法律?当然有。有一部侨务领域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自2000年开始实施。 华侨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纽带,也是推动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中国立法护侨,为华侨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真正切实保护好华侨权益,凝聚侨心侨力。 来源:华人会 编辑:《密城时报》编辑部
胡天佑 谨以此文献给佛山一中所有老师,你们凭渊博的学识,用辛勤的劳动锤炼出我们扎实的文化基础、强健的体魄和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 一九八八年, 我太太暑假回国把女儿接来美国。女儿已经三岁多了,在机场见到我,怯生生地看着我叫了声“爸爸”,大概是她妈妈在飞机上教的,然后低下头拉着一辆手拉折叠小行李车和爸爸一起在机场走来走去。来美后女儿很快就进入Head Start幼儿园。这是美国政府为低收入或者有特殊需要家庭的3-5岁孩子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学前班教育。在学校,孩子们可以学认字、唱歌、做游戏、交朋友和培养自理能力等等。我们住家后院有一小块菜地,每年春天,太太都会在菜地种些蔬菜。女儿来了,她也凑热闹跟着帮忙,妈妈锄地,她检草,妈妈播菜种时,她也要来几颗跟着播,还唱着刚学会的儿歌“农夫播种歌”。晚饭后,一家人经常会到附近公园散步,荡秋千,玩跷跷板,玩滑梯。周末还会走到那个很大的深蕾公园里的大草坪上玩飞碟,放风筝,等等。有时走累了,女儿会叫爸爸坐下来,她费劲地爬上爸爸的肩膀,要爸爸“骑膊马”。绿树芳草与蓝天相映,松鼠小鸟与游人同欢,此情此景“此乐何极“。道理也很简单,天伦之乐永远能给予人们幸福与温暖,不管你贫穷富有、身居何方,只要你有心去感受。 认真当好助教、上好课,是每个留学生都努力要修好的一门课,因为这方面的评语对将来找工作至关重要。刚入学时,留学生都被要求去上一两个学期的英语课和如何当好助教的课。助教工作开始一两年是批改本科生作业,如代数、三角、微积分等,研究生的作业一般由授课教授自己改。当然也有例外,有一次老先生马沙尼教授给研究生上泛函分析,他不想改作业,凭着资格老,系里就安排我帮他改。两三年后,当留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长足提高,就逐渐安排大家去给本科生上课,一个人全包:备课、上课、改作业、办公室答疑、考试命题,给学生打分评级等等。到了学期末,每个学生都要填写一份教学评价表,对你的教学水平评分。如果评分高,这第一手资料对你将来找工作会大大加分。所有留学生都十分在意这份教学评价,上课前充分准备,上课时兢兢业业,希望下面这班上帝最后能给自己打个高分。但学生往往不买账,交了那么多钱学费,最后来了个外国研究生助教上课,心里就老大不高兴。常常到系里主管教学的付主任那里抱怨:这个助教英语太差,那个助教讲课没条理,不一而足。当然,学生讲的都有道理,我们也是刚刚学。但在一片抱怨声中,有一个中国留学生的教学却获得他们一致好评,而我们也口服心服,他就是我的师兄高继。高继自评他的英语是我们留学生中最差的,我们也无太大异议。但学生对他的教学很满意,教学评价常常得高分,理所当然得到研究生助教的教学优秀奖。我曾问他有什么窍门,他说文革期间他教的学生比现在的更差、更不用功,只能耐心投入慢慢教。扣分也不要太恨,不然学生会失去信心,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系付主任常常叫后面来的留学生去听他的教课,回来后他们都说高继师兄讲课耐心清楚、由浅入深、循循诱导,有时还和学生一问一答。学生听课也相当留心认真,连他不时冒出的中文“对不对”学生都听懂了。我们听后捧腹大笑,更加佩服师兄的讲课艺术。不但如此,他毕业后任教于费城一所以教学为主的社区大学还是拿到学校的教学优秀奖,真是事在人为。 教授带研究生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导师有时要带自己的学生到外面参加各种学术讨论班,短期培训班或学术会议,目的是让学生增加知识,启发灵感。 有一次刘教授带我到马里兰州一所大学参加一个分形入门短期培训班,两人一起开车前往。主要由刘教授开,因路途遥远,有时我也接手。那时我刚会开车不很久,还是第一次开长途,也难为刘教授敢坐我的车。他不时提醒我:慢点,别慌张,不要开出自己的车道,前面下坡急弯减速,等等。培训班学员都是初学者,主讲教授也讲得比较直观,从迭代函数切入一直讲到自相似集和自相似测度,我正好趁机把所学知识系统整理。 培训班完后,刚好有一天空闲,刘教授建议我们去钓螃蟹,据说这里螃蟹很多,我非常高兴。于是两人开车到了一个小镇,买了两包鸡腿来到河边树下,用小绳把鸡腿绑牢扔进水里。果不虚传,不一会就感到有螃蟹在拉紧小绳,那感觉真好,于是我就往上拉。螃蟹大概是最笨的水中物种,到了岸上还死死钳住鸡腿不放。河风拂面,树影婆娑,螃蟹越钓越多,很快装满一个大保温箱。满载而归,几天的紧张一扫而空。这意外的收获也给了我启示,在繁忙无尽的工作打拼中,一定要学会“偷得浮生半日闲”。后来刘教授告诉我,接下来他曾几次带太太女儿到这里来钓螃蟹、钓鱼和野营,享受天伦之乐。(未完待续 ) 来源:胡天佑回忆录 照片提供:胡教授太太 宝琴 编辑:《密城时报》编辑部
胡天佑 谨以此文献给佛山一中所有老师,你们凭渊博的学识,用辛勤的劳动锤炼出我们扎实的文化基础、强健的体魄和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美国匹兹堡大学求学 博士和硕士的主要区别大概是毕业论文的水平。为了拓广学生的知识,写出好的博士论文,除了不时请专家学者来系作学术报告,导师还会选定一本学术专著或几篇前沿论文给学生自己研读,再由学生对所学内容在系里主讲一个系列专题讨论班,每周一讲,听众是相关的教授和研究生,大家会对所讲内容提问题。有时答不出也不要紧,导师或其他教授会尽量帮你解围,目的是让大家特别是主讲者学到这方面的知识。在上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和导师都会试图寻找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这一般不容易:题目要能吸引较多人的注意,也是说世界各地正在有一班人在做类似的研究,题目要有相当难度又不能太难,不难无法发表,太难学生写不出。开头刘教授打算要我在古典泛函分析某方面做点工作,我于是主讲一个专题讨论班和研读几篇论文,可惜我对一些宏观抽象的概念始终无法掌握,东搞搞,西搞搞,仅做出一些零星结果不成论文,徘徊两年,无功而返,真有“山穷水尽疑无路”彷徨之感。这种情况在留学生里并不少见。例如“大佬”徐浩如、“细佬”黄晓林,还有彭小敏和波仔等,有的考不过博士资格,有的写不出博士论文,他们都先后转去相邻的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读计算机硕士,当然,这条路还是由见多识广的“大佬”先走出来。离开匹兹堡时他们也许不开心,但后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成功。有了很好的数学基础,他们得心应手地做着计算机软件编译工作。以黄晓林和波仔为例,他们夫妻携手努力,在工作的城市都拥有很好的房子,儿女也都上了好大学,现在波仔夫妇还经常参加跳舞,生活悠哉悠哉。身边这样的事情很多,以后还会举出不少例子,心想的事有时往往不成,成的往往是过去没怎么想的事。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所以碰到挫败大可不必灰心,路很多,就在眼前。 一天刘教授给我拿来一本刚出版不久的学术专著《分形集合几何》,由苏格兰学者否肯那所著,叫我收起以前的研究摊子认真把这本书读懂。他告诉我这是一个新领域,有很多东西可做。他也刚研读不久,我们可以轮流读,再在里面找些题目来做。书写得非常精练清楚,所需数学基础我也基本熟悉。 分形的原始概念虽然存在很久,但真正引起重视并获得推动蓬勃发展首归功于数学家曼德勃罗特这位计算机和数学兼通人物,他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先后用法文和英文出版了三本科普读物如《自然界中的分形几何学》,把分形几何跟日常生活很多现象联系起来。有别于传统概念一维的线,二维的面和三维的立体,分形引进了分数维数去更细致地描述一些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别是对一些具有自相似性質的物体,即一個物体可以分成数個部分,而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縮小後的形狀。例如一颗树,如果把每一小叉枝砍下来插在地上,看起来又象是一颗小树。一片云是由无数大大小小形狀相似的小云朵堆砌而成,等等。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教授的决定不但引领我走出当时科研的困局而免去走“大佬”和“细佬”他们的路,他自己本身也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在此方向带出一批博士生和写出不少好论文。几年后他回到母校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担任系主任和客座教授,为祖国在这领域培养出不少人才,我也常常获邀回去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那时候对分形的研究在国内刚兴起,开始只有武汉大学毕业的一班年青教授在搞,他们不时来香港,很快和我混得很熟,此是后话。所以“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未完待续) 来源:胡教授回忆录 照片提供:胡教授太太 宝琴
【全美华人合作论坛】由美国华人华侨联合总会定期召集举办,计划每个月以网上Zoom论坛形式举行一次。组委会将邀请全美各地华人社团现任主席、会长以及各地民选官员、议员和华人知名人士共同参与讨论。每期论坛发言嘉宾设定6人左右,每人发言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嘉宾的发言应围绕本期论坛主题进行,内容大纲须先提交组委会确认。并以此为论坛主线,畅所欲言。 【全美华人合作论坛】将从全美华人共同体的整体及根本利益角度出发,本着在美华人应该对美国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着重讨论全美华人在携手合作、共同努力维护族裔权益、提高族裔存在价值、推动华人参政议政、提升华人跻身主流社会的空间等议题,以及就美中关系对在美华人的影响、华人进入美国所发生的特殊事件、可能会影响华人生存的法律法规、多元文化背景下华人如何融入和取长补短等内容进行分析讨论。 论坛发言内容不涉及反美、反中、反某领导人、反党派的言论。主旨是集思广益、出谋献策为提高华人生存危机意识、维护华人族群利益而组织的一个共同体,目的为提升华人在美国的长远发展,积极为个人争取更优越的社会地位,能给族群和居住社区乃至美国带来更好的服务和影响力。 第一场论坛于2020年12月12日(星期六)成功举办。来自全美不同地区的七位精英华裔嘉宾进行了精彩的演讲,逾三百人参与了此次线上论坛,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本届论坛的举办,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开启了全新的华人合作模式,将成为促进华人华侨全方位实力增强的新平台。 论坛发起人、美国华人华侨联合总会主席林建新先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此前一直有举办全美华人合作论坛的构想,新冠疫情并没有阻碍举办论坛的计划和进程,线上举办成为了会议开展的新方式。他还表示,在经过与美国各地精英的探讨后,“凝聚共识、团结合作、融入主流、维护权益”成为了各界普遍认同支持的论坛宗旨,今后的论坛和相关活动都将围绕该主题开展。 林建新表示,《全美华人合作论坛》为在美生活的华人提供一个有助于开拓发展的思想交流平台,推动在美华人对族群利益共同体的认知,并以此为目标促进华人及华人团体之间的携手合作。通过积极有效的参政、议政,承担社会各项责任,改善我们的生存空间,使我们的权益得到保障和扩展,从而提升华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他相信,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论坛意义深远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他本人对此非常地期待! 参加首届全美华人合作论坛的演讲嘉宾包括:宾州华人侨团联盟共同主席朱枫先生、中美酒店总商会主席林建中先生、北美清华校友会联合会会长仰文奎先生、美中餐饮业联合会主席胡晓军先生、洛杉矶社区互助联合会会长孟宪军先生、美国中西部华商会执行会长陈辽瑞先生、美国波士顿福建总商会会长谢锋先生。嘉宾中有长期为争取华人权益奋斗的社会活动家,也有在商界打拼多年的成功企业家。嘉宾们来自餐饮、酒店、金融投资、房地产、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多种商业领域,均有极为丰富的多次创业及激活人生经验。 嘉宾们普遍表示,美国的华裔居民人口数量逐年增加,需要在美国政界和商界建立起符合人口规模的、有效力的合作平台,合作论坛刚好成为了迎合该机遇的突破口。他们还祝愿,全美华人合作论坛及相关活动能够越办越好,且表达了愿意协作支持,共同推动论坛进一步发展的愿望。 嘉宾们提出,当前阶段正处于中美关系发展定位的关键时刻,扑朔迷离的总统大选更关乎每一个华人家庭的未来。因此,呼吁在美华人多关注移民政策,政局发展,参政议政,建立共识。用行动发出声音,逐步形成维护族裔权利的力量。同时希望在美国有成功创业和社区成长经验的华人精英,抽出宝贵的时间,积极参与,推波助澜,为全美华人合作做出更多贡献。 《密城时报》综合报道 来源:美洲华联社 / 全美华人合作论坛
胡天佑 谨以此文献给佛山一中所有老师,你们凭渊博的学识,用辛勤的劳动锤炼出我们扎实的文化基础、强健的体魄和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美国匹兹堡大学求学 开学前,太太以陪读身份来到美国。她在要不要带女儿一齐来,一直举棋不定,我坚持暂时把女儿留在国内,因为无论何种选择总有利弊,而当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先集中精力完成学业。太太来后,也很快在匹大生理系一个实验室找到一份工作,老板夫妇都来自香港,年纪和我们相近,语言相通,大家很谈得来。 开学前到来的还有两位,一位是我原中大的同学钱士贤,毕业后到西藏工作了几年,后来考回中大读研,这次来匹大准备读统计;还有一个是原来福建师范大学的李松英,年纪与波仔年纪相仿。他的导师跟我原中大导师刘良深是深交,刘老师写信向我极力推荐李松英并要我向刘家成教授转达。那时国内申请来美读研的学生很多,所有推荐信都写得非常好,但来后有很多不行。所以系里后来不怎么看重推荐信,只重视申请学生是否来自国内名校或通过熟人了解情况。也许李松英命中注定与匹大有缘,人民日报海外版刚好登载了他在复变函数方向做出的工作,并对他冠予年青数学家。我拿着海外版给刘教授并转达刘良深的推荐,那两年刘教授刚好负责系里研究生招生工作,所以很快拍板。后来事实也证明,李松英的勤奋、水平和研究成就都比我们所有那时在匹大读博士那班学生高出一个数量级。 接下来我确定要跟刘教授在泛函分析方面学习和研究一些问题,于是选修相关专业基础课如调和分析、泛函分析、微分方程等。我们都津津乐道上调和分析哪位印度籍的马沙尼老教授。此君高高瘦瘦,年轻时师从数学大师维纳教授在概率论随机过程领域有过重大贡献,一辈子别无兴趣把全部精力投进数学研究。讲课时对很多重要概念他都能联系上并强调其实际背景,此分析方法对我后来写论文很有启发。但大家都不喜欢他自己发明的那一套繁琐复杂的符号,而他偏偏强调一定要用他的符号。他对系里众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很友好,说我们活跃了系里的数学气氛。 留学生来美国一两年后,一般会陆续买车,当然都是二手的,主要为了生活上的方便和扩大自己的视野,将来如果有机会留在美国,学会开车是必须的。买车的时候一般带一两个会开车的同学去帮忙看车子好不好,讲讲价,再开回来。回来后由有驾照的同学指导学车,黄晓林人品好有求必应,学车时大家都喜欢麻烦他来教。我的第一辆车是福特牌的手动档小车阿士括,开了五万多英里,一千三百美元成交。有了车,生活活动范围大大扩大,加深了对美国现实的了解。 知道我们远离故土,刘教授每年都会在他家举办一两次大型聚会,邀请系里所有中国留学生参加。有一次还组织我们到不太远的景区五大淡水湖之一的伊利湖游玩划船。聚会时他太太会忙出忙入,为我们准备烧烤、饮料、点心、水果,热情招呼我们。我们中一些同学特别是女生也会尽量帮她做这做那。聚会当然是我们极为高兴的时刻,大家一起吃喝,大话西游,交流信息,暂把学习上所有烦恼丢在脑后。交谈中我也了解到系里很多同学在申请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都得过刘教授的鼓励或帮助。(未完待续)
作者:刘禹彤 (Iris Liu) 这是一个灰蒙蒙的星期天早晨,平时我们一家三口人都会睡一会儿懒觉,可是那天早晨我们一大早就起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告诉你吧,因为那天早上我有钢琴比赛。 大概早晨六点钟,我快速地爬起床,刷牙,洗脸和换衣服,然后我赶紧下楼去吃早餐。吃完早餐,我们从家出发,大约过了20分钟,我们一家三口人开车来到了威斯康辛大学艺术学院,这就是我钢琴比赛的地方。 今天我要参加个人独奏和协奏曲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我和老师共同演奏的协奏曲。大概十一点左右,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指定的教室外等待。十一点、十一点零五、十一点一十、十一点一刻、十一点二十……随着时间的临近,我的心砰砰砰地跳得越来越快。过一会儿就到十一点半了,教室门打开了,我心慌意乱地走进教室。等我跨进教室一看,哇,原来这里不是一个普通的教室,而是一个非常大的演奏厅!大大的舞台上并排放着两座黑色的三角钢琴,舞台下方的第一排坐着三位神色严肃的裁判,裁判后面还有几百个座位!我们一家人找到合适的座位就坐。比赛开始后,我才发现和我一起比赛的都是比我大很多的哥哥姐姐,后来我听老师说他们大多数都是高中学生,心中顿时更加紧张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终于等到前面四个人都弹完以后,就轮到我了。这时只听到一个裁判喊道:“Next,Iris Liu(下一个,刘禹彤)。”我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虽然我内心七上八下,但是我暗暗提醒自己挺起胸看似非常自信地走上舞台。待我和老师入座后,我深吸了一口气,就开始弹琴了。此时,我忘记了台下的观众,也忘记了这是一场州里的大型钢琴比赛。我完全沉浸在音乐里,心情随着明快的音乐翩翩起舞!等我弹完以后,我听到了来自整个大厅震耳欲聋的鼓掌声,我偷偷往下瞄了一眼,哇,连非常严肃的裁判都面带微笑为我尽情鼓掌呢!我回到座位上,静静地欣赏接下来的表演并等待这场比赛的结束。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厅等待比赛结果。说实话,虽然我在比赛的时候收获了很多掌声,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不可能拿到第一名,因为和我一起比赛的可都是高中的学生们呢!好了,终于到了我们级别协奏曲的颁奖时刻了,我听到颁奖的主持人在话筒前面高声朗读:“第三名是……第二名是……”我心想到,完了,第三名和第二名都不是我,看来今年比赛是没有拿奖的希望了!这时,我听到了远处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最后,第一名是……Iris Liu (刘禹彤)!” 啊?原来第一名是我!我简直太激动了,兴高采烈地跑到舞台去领属于我的奖杯!等我兴高采烈回到座位的时候,妈妈和爸爸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后一直蹦蹦跳跳的,非常享受我获奖后的喜悦,这是我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虽然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了,但是我仍然会常常回想它。这次比赛的结果虽然很意外,但是我仔细想想,也并不意外,因为这个奖杯里有我的对钢琴的热爱与坚持,有Mrs. Rita老师的耐心指导,还有爸爸妈妈的鼓励! 编辑:《密城时报》青少年编辑部
作者:刘禹彤 (Iris Liu) 这是一个灰蒙蒙的星期天早晨,平时我们一家三口人都会睡一会儿懒觉,可是那天早晨我们一大早就起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告诉你吧,因为那天早上我有钢琴比赛。 大概早晨六点钟,我快速地爬起床,刷牙,洗脸和换衣服,然后我赶紧下楼去吃早餐。吃完早餐,我们从家出发,大约过了20分钟,我们一家三口人开车来到了威斯康辛大学艺术学院,这就是我钢琴比赛的地方。 今天我要参加个人独奏和协奏曲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我和老师共同演奏的协奏曲。大概十一点左右,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指定的教室外等待。十一点、十一点零五、十一点一十、十一点一刻、十一点二十……随着时间的临近,我的心砰砰砰地跳得越来越快。过一会儿就到十一点半了,教室门打开了,我心慌意乱地走进教室。等我跨进教室一看,哇,原来这里不是一个普通的教室,而是一个非常大的演奏厅!大大的舞台上并排放着两座黑色的三角钢琴,舞台下方的第一排坐着三位神色严肃的裁判,裁判后面还有几百个座位!我们一家人找到合适的座位就坐。比赛开始后,我才发现和我一起比赛的都是比我大很多的哥哥姐姐,后来我听老师说他们大多数都是高中学生,心中顿时更加紧张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终于等到前面四个人都弹完以后,就轮到我了。这时只听到一个裁判喊道:“Next,Iris Liu(下一个,刘禹彤)。”我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虽然我内心七上八下,但是我暗暗提醒自己挺起胸看似非常自信地走上舞台。待我和老师入座后,我深吸了一口气,就开始弹琴了。此时,我忘记了台下的观众,也忘记了这是一场州里的大型钢琴比赛。我完全沉浸在音乐里,心情随着明快的音乐翩翩起舞!等我弹完以后,我听到了来自整个大厅震耳欲聋的鼓掌声,我偷偷往下瞄了一眼,哇,连非常严肃的裁判都面带微笑为我尽情鼓掌呢!我回到座位上,静静地欣赏接下来的表演并等待这场比赛的结束。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厅等待比赛结果。说实话,虽然我在比赛的时候收获了很多掌声,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不可能拿到第一名,因为和我一起比赛的可都是高中的学生们呢!好了,终于到了我们级别协奏曲的颁奖时刻了,我听到颁奖的主持人在话筒前面高声朗读:“第三名是……第二名是……”我心想到,完了,第三名和第二名都不是我,看来今年比赛是没有拿奖的希望了!这时,我听到了远处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最后,第一名是……Iris Liu (刘禹彤)!” 啊?原来第一名是我!我简直太激动了,兴高采烈地跑到舞台去领属于我的奖杯!等我兴高采烈回到座位的时候,妈妈和爸爸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后一直蹦蹦跳跳的,非常享受我获奖后的喜悦,这是我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虽然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了,但是我仍然会常常回想它。这次比赛的结果虽然很意外,但是我仔细想想,也并不意外,因为这个奖杯里有我的对钢琴的热爱与坚持,有Mrs. Rita老师的耐心指导,还有爸爸妈妈的鼓励! 编辑:《密城时报》青少年编辑部
-陈小雪        “真的吗?”我问道。我惊讶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可以和我家人去打真枪了?!“当然是真的,还能骗你吗?”妈妈笑着对我说。“那我们还在等什么?赶紧出发吧!”哥哥迫不及待了。“OK,let's go!”爸爸已经在穿鞋了。        上车了以后,爸爸问我:“妹妹,你要去打枪了,你不怕吗?” 我赶紧说:“不怕!我胸有成竹,当然不会怕!” 大家都笑翻了。我们很快就到了打枪的地方。这个建筑看起来阴森可怕,外墙都是黑漆漆的。刚进大门,“砰”!的一声,我们都吓了一跳。妈妈连忙问是什么情况,前台的人说是已经有人在里面打枪了。         什么?打枪有那么大声音?我吓得目瞪口呆。“那我还是算了吧,我就不去打枪了吧。”我急忙说道。“你不是“胸有成竹”吗?”哥哥嘲笑地说。不行!我要是不去打枪的话会被大家笑话的!“那好吧。”我犹豫地说,“那我还是打枪。” 哥哥和妈妈一起跟工作人员说了十分钟,才办好手续,拿到子弹和枪。工作人员给我们带上了隔音耳机和护目镜,这样我们耳朵不会因为震耳欲聋的枪声而耳聋,也不会担心眼睛会受伤。        接下来,在一位教练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真正的打枪场。打枪道是一排一排的,就像保龄球馆的球道一样。场馆里很冷,有一股冷气从上而下,冰冰凉的感觉。我一进场就听见砰砰啪啪,到处都是打枪的声音。爸爸,妈妈和哥哥都在认真地听教练讲解如何打枪,而我站在一边静静地观察。        爸爸第一个上场,摆出了潇洒的射击姿势,哇,百发百中!打完后,得意地冲着我们笑了一下。摆了两个很酷的姿势,让妈妈给他拍了几张照片。接下来,哥哥开始打了。“砰砰砰!”哇塞!哥哥全部都打上靶子了,而且有一枪都打到靶子最中间了!哥哥也得意洋洋地看着大家。然后是妈妈,妈妈打得不咋地,但也兴冲冲地拍了几张照片。       最后还是轮到我了。我浑身在发抖,手脚冰凉,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可是哥哥一把将我拉住,推到前面去打枪。我感觉教练在给我讲着什么,把我的子弹也装好了,可是我一句也没听进去。教练让我把枪拿起来,瞄住靶子,我鼓起勇气,轻轻地扣了一下扳机。过了五秒,枪还没有响。我感觉我的手在颤抖,我的眼神很慌张。怎么办?我已经扣了扳机,为什么没有动静?!突然,“砰!”的一声,枪声突然地响了一下,是我的枪!我全身无力,赶紧把枪放下来就躲到后面去了。        这就是我第一次打枪的经历,我决定以后再也不去打枪了! 编辑:《密城时报》青少年编辑部

--谷佳宇 古人都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的确是万物枯萎、凋零的季节,但正是那金黄的落叶,构成了美妙的场景。 还记得去年,我们学习范仲淹的《苏幕遮》时,老师曾留过一个十分有趣的作业:周末亲自去户外找一找诗中描写的景象。当时正值北京的深秋,我便踏上了寻找秋色的旅程。 当天的天气非常好,天空一片蔚蓝,只有几片云朵在天空中飘着。我们驱车来到了东小口公园。才刚走了几步路,就看见山坡上那些树木的叶子连成了黄黄的一片,曲折的小路上也落满了金黄、火红的落叶,如同地毯般铺在地上,踩在上面很柔软,还时不时地发出哗哗的声音。再往里走,草坪和花丛早已在一阵阵秋风中枯萎,一片片落叶遮住了山坡原本的颜色。远处的山坡上,一群小孩在蓝天下追逐着,嬉闹着。爬上了山坡,我和妈妈在泛黄的树下拍了照,妹妹在旁边跑来跑去,享受着踩在树叶上的感觉。 翻过那座小山,树的种类也多了起来。银杏树上的一把把小扇子全都变成了黄色;枫树的树顶仿佛燃起了熊熊大火;柳树似乎还没从盛夏的炎热中反应过来,翠绿的树叶仍然挂在枝头,蔚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也在后面衬托着,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萧瑟的秋风吹过,各色的树叶也随之摆动,我连忙拿出手机,在一声声“咔嚓”中,这美好的场景被记录了下来。 又回想起范仲淹的词,写的不正是眼前的场景吗?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蓝天白云、落满黄叶的地面,一幅幅生动的场景在脑海中闪过,我终于明白了这次作业的意义。 以前,我总认为秋不过是夏与冬的过渡。但这次,我改变了看法,秋也有属于它的美好,“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下一句不正是“我言秋日胜春朝”吗? 作者简介:谷佳宇,男,12岁,目前就读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小学六年级。性格内敛,话不多,喜欢数学,四年级开始沦为作文渣。通过一年多针对性的练习,现在基本可以应付小学阶段各种题材,本文为自己独立完成的比较惊艳的文章。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