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C
Milwaukee
Wednesday, April 24, 2024
博客 页面 23
—密城阳光舞蹈队亮相密城第七届龙舟节 2019年8月10日,密城华人社区成功举办了第七届龙舟赛。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龙舟赛依旧设在浩瀚如海的密西根湖边。一排排搭建整齐的帐篷、来往穿梭的人群,身着各色队服的参赛队伍、一条条等待搏击的龙舟、还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呈现出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最吸引人的当是,劲鼓擂起之时,在岸边一片喝彩声中,一条条奋力拼搏、箭一般冲向终点的龙舟。除了龙舟比赛,现场还有另外一道靓丽风景吸引众多人群观看,就是密城阳光舞蹈队的广场舞表演。舞台上的舞者们展现出优美飘逸的舞姿、灵活多变的造型、阳光灿烂的笑容、轻快活泼的舞步。丝毫看不出她们的平均年龄超过45岁。透过舞蹈,让我们看到的还有她们的自信、蓬勃向上、激情洋溢、快乐幸福的精神面貌。 舞蹈是很多女性少女时代心中的梦想。然而生长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及70、60后的大多数女性,是没有条件去实现这个愿望的。在这个时代成长的女孩子,高校毕业后,有些人选择出国留学、移民美国。她们当年勤工俭学,努力打拼,以她们过人的聪明才智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实现了她们的美国梦。为了实现她们年轻时的愿望,她们为自己的儿女们创造了学习各种才艺的机会,然而她们自己的业余生活除了送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很少有时间关照自己,更牺牲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2016年,在江岚女士的倡议下, 密城爱好舞蹈的华人女性自发成立了阳光广场舞蹈队。恰好李钰老师刚刚从外卅落户密城,她自告奋勇担任了舞蹈队的老师。她有十多年参与当地华人舞蹈队和舞台表演经验,体会到舞蹈帯给她的快乐和健康。她在中国做过心内科医生,来美国做了Psychiatry 博士后,深刻理解运动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她决心借鉴以前她的团体的模式,尝试让舞台上的舞蹈表演更大众化、零门槛,只要有这方面兴趣爱好的人都可以参与广场舞的训练。密城的冬天比较长又冷,组建伊始,舞蹈训练在队员和老师家里的小规模排练。队员们经过一个春、夏坚持不懈的努力,所有队员的基本舞蹈动作都有了长足进步,已经有了固定的练习场地,成员发展到了30多位。 广场舞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户外运动,特别适合女性。随着欢快的旋律起舞,不仅可以健身,更让人心情愉悦,除了沐浴阳光,呼呼新鲜空气,还有浓浓的民族文化陶冶情操。共同爱好基础上,在参与日常的活动中,舞蹈队成员们更收获了友情和自信。 毫无疑问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健身宜情.在广场舞简单易学的基础上,她们也融入民族舞、古典舞和南美国家的Zumba。阳光舞蹈队有幸得到各位擅长不同舞蹈的其他老师王平、冯玉静、杨冰元、赖淑萍轮流指导,学会了几种新的舞蹈形式。每周六早上一小时的锻练是一周繁忙的工作后即能实现自己兴趣爱好 ,又能见缝插针的配合周末家人的各种活动。队员经过一、二年的参与,有些几个月就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随着舞蹈队水平的提高,队员们开始参加很多当地华人社区组织的活动,为更多的人表演广场舞,将广场舞的快乐带给更多的人。圣贤孟子大加赞美与人同乐的美德:“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队员们慷慨捐助舞蹈队购买演出服装,付场地租金用于平时排练舞蹈。目前,阳光舞蹈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出实力,成为当地华人社区活动中一股活跃的生力军,为密城华人社区增添一道靓丽的色彩!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贡献了她们一份爱心! 供稿 陈宏 李钰 照片提供 李钰 编辑 《密城时报》编辑部 编者序:广场舞,顾名思义,是一种户外广场上表演的舞蹈。这种舞蹈最大的优点是“直接性”。演员和观众能直接交流。鲁迅曾经说过,“美的享受的特殊性,即在直接性。” 表演舞台和观众是整体的,表演现场人头攒动、火暴热闹。这就使得大多数广场舞蹈的表演内容一定是热情欢快的,用舞蹈术语讲就是“情绪舞”。广场舞不但可以健身,还可以健心、健脑、健美,另外还建立舞蹈者团队精神,建立和谐快乐的人纪关系。广场舞是老少皆宜的一种健身休闲运动。
木杉 冰岛 -- 腌鱼、瀑布、火山、冰川、天边的伊甸园、地狱边的乐园、冰与火的世界。 冰岛人过去以捕鱼为生,发展至现代化社会,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是不忘初衷,每顿早餐必有各色美味的腌鱼。现在的冰岛农业以畜牧和温室蔬菜、水果为主,一改过去冬季人们只能吃咸鱼的习惯。 冰岛多半数人口居住在首都,其余人口大多分布在上百米高、奔腾而下的瀑布下面。由于异常活跃的地壳运动,山体迅速提升,山体顶部大平原上的河流没来得及切入岩石,形成沟谷,大部分河流在悬崖处形成断头河,奔腾而下。每个瀑布都养育一户农户。瀑布下的农家住地大都彼此看不见,也听不着,远超“闻鸡犬之声,老死不相往来”的距离。房屋设计大部分是面朝平原、背靠瀑布。有些瀑布落差很大,呼啸的瀑布从巨大的直立玄武岩柱子上喷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声音。这些居民拥有得天独厚“近水楼台先得水”的优势。几千年的雪山融化了的瀑布水,经过充分氧化后,堪称世界第一的过氧化纯净水,此乃天赐好水。在世界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让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们羡慕不已。 著名冰岛"天涯海角"的黑沙滩。沙滩边缘的悬崖由六棱柱的玄武岩组成。 玄武岩构成和侵入岩脉清晰可见。岩浆如果喷出地表,就会构成浮石或黑漆漆的熔岩。目前最要紧的是守住地表,避免喷发。上次拉基火山1783年喷发,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一系列的巨大影响。拉基火山在靠近冰岛东南部的冰川区喷发了八个月,喷出十几立方公里的熔岩和火山灰,当岩浆和海水接触时又产生了1.2亿吨的硫化物和氢化物气体,加上几千万吨的火山灰,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日照时间减少,粮食减产。由于拉基火山位于大陆冰川,冰川迅速消融又使当地发生巨大山洪。拉基火山的爆发至冰岛近半数人口死亡、一半的畜牲、以及中国六百多万人口。当时中国是康熙48年,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想到造成死亡原因,会是发生于几千公里以外的冰岛。冰岛与中国曾经同呼吸共命运很多年,大家竟彼此不知。还有其他一些国家也受到拉基火山爆发的影响,法国、埃及以及中国都产生暴乱和革命。 海角惊涛拍岸,远处有很多座巨型孤山和颇具规模的类似错落有致的古城堡。在海边的巨大风浪里这些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估计是在大规模地震时滑脱大陆的巨大山体,漂浮在高比重的熔岩上,离岸一两公里的地方,形成神秘的宫殿式楼宇。蒲松龄大概就是看了这样的景致才会有那么多对狐仙女的宫殿的逼真描述吧?在垂直矗立的很多断崖的前方几百米处,此类的巨大的方头方脑的孤山很多,大概应该都是类似成因。 "漂浮"在极深的熔岩上离开山体、滑脱很远的突兀在平原的孤独山体,在冰岛比比皆是。孤独岩体的母体垂直矗立,魏巍欲坠,行车山下每人都捏一把汗。 母女俩在迷雾中忽然发现让人不可思议的、巨大的、看上去汹涌澎湃、喷薄欲出的冰川!好像排山倒海一样奔腾而来。实际上大部分冰川的移动速度每年也就是五、六十厘米。踩在冰川之上,可以清楚地听到冰川打磨两侧岩石的巨大声响。很多冰川看上去相貌平平,实际上由冰川打磨出的抛物线形的谷地常常低于海平面很多米! 过去一百年来,由于气候变暖造成冰川的迅速后退,形成了现有冰川和过去的终碛堤之间的巨大湖泊。当地人经常驾驶船舶,供游人近距离观赏冰川,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探险行为,灾难可能瞬间来临。 冰川的丧失,将会使缓缓流动的河流,成为巨大洪流,洪流过后将伴随无休止的干旱。人类已经没有时间找出对策,只能等待在海平面迅速提升之前,等待下一个冰期的快速到来。 右侧横断面长达三十多公里、连接覆压几百里的冰盖,以每年40 到50厘米速度"流"出来。这个冰川在过去八十年来已经向后退却了二十多公里。冰川湖的形成过程,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巨大影响。两大冰川交界处的国家公园,原来八十年前还互相连在一起的冰川,现在已经远远离开。 冰川湖里大块的iceberg在飘向大海。 海边观察冰川的位置已经位于终碛堤上。前面是冰川迅速后撤留下的冰川湖。 小冰川下的一个传统方式建造的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小教堂。教堂目前还在使用。周末信徒们齐聚这里歌颂上帝的伟大。冰岛人信奉新教基督教。 老式冰岛人的传统住房和生活。看上去并不太浪漫,寒冷的冬天出海捕鱼,很艰苦的生活,也铸就了冰岛人的顽强意志。凭借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仅仅三十多万人口的国家,仅凭业余选手就打入世界杯足球决赛。 过去四五百年来,这里的农户经历多次大规模火山喷出的炙热,随后经受火山融化冰川后带来的巨大洪水的灾难。直到1967年这里成立了欧洲最大的国家公园,他们才离开了这块他们历经多次劫后余生的土地。 先民到达这里创业时,有高人指点:这里将会在大火之后的洪水中毁灭。几百年以后,农民们才意识到“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现在这些不听老人言的先民的后代已经大都从事旅游和服务业了。 冰岛的不解之谜: 为什么火山聚集地区也是冰川覆盖区不远,而且有三个活火山就在冰川里?冰川所在地区并不是地理上最靠北地区,海拔很多也接近海平面。很多冰川的底部已经远低于海平面几十米。1783年爆发三个月的拉基火山群130多个火山同时爆发八个月,什么时候还会爆发?冰岛人去格陵兰是一千多年的历史,但为什么不再往西多走走把加拿大开发出来?哥伦布访问冰岛时他们对哥伦布大讲格陵兰西部的大片温暖富饶的土地,为啥自己不去开发?欧洲人到处移民,为啥不来冰岛大批移民!为啥英国不把它早早占领?冰岛有大批水资源和适合建筑的黑色砂石,为啥不大批出口?冰岛三十万人如何保持独立于强手如林的北欧诸强?冰岛人上千年来在很少人口交流中繁衍,如何避免人口由于近亲繁殖带来的退化?靠海盗出去抢人? ( 编辑 密城时报 编辑部 ) 部分照片来源网络
“民以食为天。“ “吃” 是头等大事。吃什么,通常由个人饮食习惯决定。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个人的饮食爱好基本上自出生就注定了,而且一生很难改变。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应该都有同感。多数的华人家庭,习惯在自己家的厨房里烧煮美味菜肴,满足华人特有的“中国胃”。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华人煮妇,几乎个个是巧妇,练就了一身的煎、炒、烹、炸的技能。为能吃到家乡的美味佳肴,密城的华人煮妇们寻遍美国超市、华人超市、印度超市、墨西哥超市,更有甚者,驱车到芝加哥韩国超市,采买来各种食材,为我所用。总之,为了吃,华人绝对舍得花钱、出力。生活在密城的华人可能知道,在密城,除了上述超市,还有季节性开放的“Farmer Market”,类似于中国的露天农贸市场。附近的农民将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水果、自制的点心、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周末全家老少一起,逛逛市场,吃吃新鲜出炉的美食,听听音乐,享受夏日阳光。顺便带回几样新鲜的水果蔬菜。既为农家增加收入,又为自家餐桌上添上一道美食,实在是不可错过的好去处。今天让我带领各位,领略一下丰富多彩的农贸市场。 看到这些生动、富有吸引力的图片,读者一定想知道去哪里买到如此新鲜美味的农产品。为提供给读者更具体详细信息,本编辑收集整理所有密城夏季农贸市场信息,供当地华人选择。 Brady Street Sunday Fundays Art & Farmers Market N. Arlington Place & Brady...
作者: 细语 又是一年繁花盛开的季节,满院各种争芳斗艳的花朵,堪比选美大赛舞台上的芸芸佳丽,尽展各自的风采。今年春季的雨水丰盈,植物生长得格外茂盛。应该说植物是最懂得“有恩必报”的物种。我虽然是这些花的主人,平日里却疏于打理,心里自然清楚,这是上天的恩赐,故绝不以此捞取功劳。虽说“天道酬勤”,上天偶尔也会给懒人一点奖赏。每天下班回家,绕着院子,欣赏着满园怒放的花朵此消彼长。手握一把剪刀,看到花开正浓的,随即剪下几枝便装饰了我的餐桌,拍几张美照发给朋友和家人,内心十分喜悦。     满院的各种花草,以芍药花最绚丽耀眼,可媲美国色天香的牡丹。自古素有“牡丹为王,芍药为相”的说法。芍药与牡丹因花形相似,很多人误认为芍药与牡丹是同一种植物。其根本区别是,牡丹是木本植物,芍药是草本植物。芍药最早栽培于中国中原地区,夏、商、周时期已被栽培,仅供贵族观赏。西周时期,芍药花被赋予“爱情”意寓,充当了“红娘”角色,是东方国度的“爱情花”。那时男女青年赠送芍药,表达情意,成为一种时尚。《诗经》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载。 芍药花天生丽质、雍容华贵,兼具色、香、韵三美。自古众多文人墨客被芍药花的美色折服,赞美之诗举不胜举。 芍药花 张泌 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须恋蕊尘。 闲倚晚风生怅望,静留迟日学因循。 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零落若教随暮雨,又应愁杀别离人。 芍药花 张镃 自古风流芍药花,花娇袍紫叶翻鸦。 诗成举向东风道,不愿旁人定等差。 芍药花 董嗣杲 花中近侍盛江都,艳朵低攒意态殊。 白传词工谁续得,刘郎谱在可修无。 翻阶媚雨娇红软,压砌迎风醉粉腴。 二十四桥春事老,而今难觅玉盘盂。 芍药花姿态优美、富丽堂皇,是美丽和富贵的象征。喜爱《红楼梦》的读者,熟知《红楼梦》第62回“憨湘江云醉卧芍药荫“是《红楼梦》中经典的场景之一。贾府种植的花卉,应不下几十种,曹雪芹唯独挑选芍药花,描写湘云醉酒的场景,符合情理之中,既凸显贾府的贵族气派,又意寓芍药花的高贵。只有绚丽华贵的芍药花,才能衬托出湘云酒后红晕的脸颊和她热情奔放的性格。 芍药花不仅为诗人和作家所青睐,留给世人不朽的诗篇和文学作品;艺术家们同样对芍药花痴迷,激发创作灵感,留下令人陶醉的艺术佳作。 芍药不仅有观赏价值,也有药用价值,芍药的花名就有“药”字。《神农本草经》中,将芍药列入草药。白芍具有养血、平肝功效;而赤芍是凉血、活血妇科良药。中国的豪州是驰名中外的芍药之乡。这里种值芍药,不只是为了观赏,更是为了收获芍药药材。芍药的根生长到三、四年,便可收获了。芍药种植每年给这里的药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我与芍药花的一世情缘,始于童年。最早的记忆大概是儿时四、五岁的时候,我在乡下的家 --一幢茅草房,是真正的茅草铺的屋顶,土砌成的墙。每次读杜甫的诗《毛屋为秋风所破歌》,眼前便浮现出小时乡下的房子。房子不大,院子却很宽敞。房前栽了几棵葡萄,炎热夏季,郁郁葱葱的葡萄爬满了架,搭起一道天然的绿色凉棚。秋天,葡萄熟了,伸手可及的美味葡萄,是我唯一能吃到的水果。房后,种了一株刺莓,粉色的花朵开满一人多高的树丛。下雨天,有一种身材很小、全身嫩黄羽毛的小鸟,在刺莓丛中轻盈灵巧地上窜下跳避雨。刺莓的旁边,种了一丛芍药花,层层花瓣上,沾满颗颗晶莹剔透的雨滴,更显芍药花的鲜嫩美丽。芍药花的右侧,是一株灯笼花,一串串垂下的灯笼花,像及了红色的灯笼。因为有了这些花,我的家是村里最美丽的家。那时村民能吃饱饭已不容易,没有谁有心思种这些花花草草。妈妈是要强的人,穷日子也要过出色彩来。雨天,妈妈难得的不出去做农活,在屋里也不闲着,给全家人缝补衣服、鞋袜等。妈妈的针线活儿非常好,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她一人要缝制全家爷爷、奶奶和我们兄妹五人的穿用。有很多夜晚,我们都睡着了,妈妈忙完地里的活,在灯下给我们缝补衣服。有时还要帮助邻居做棉衣、棉裤。一个雨天,我就坐在窗台上,因为下雨不能出去玩,有些无聊,哼唱着什么,偶尔和妈妈说几句。妈妈低着头,忙着手里的针线活儿,轻声附和着。童年的记忆淡且远,童年的生活也略显清苦,但是记忆中的童年没有忧伤、抱怨、烦恼,那丛带着雨珠的芍药花,却清晰异常地留在记忆里。而今,我已跨过中年,身在遥远异国他乡,妈妈已离开我八年了,家乡的毛草屋早已消失在岁月的沧桑变化中,无迹可寻。唯一不变的是,对芍药花的情有独钟;对遥远故乡的无比眷恋;以及对妈妈的深深的爱与思念。 我12岁那年, 全家从乡下搬到城里,从此再没见到芍药花。直到二十年前我们移民美国后,买了第一个房子,前屋主可能是一个花卉爱好者,满院子种了几十种花。在院子草地一角,开辟出一块桌面大的花坛,种了六大丛芍药。来年六月芍药花开,我惊喜异常地见到了久违的芍药花。一天邻居家读大学的女儿回家,我满心欢喜剪下几枝芍药花,宝贝似的手捧着鲜艳的芍药花想要送给她,不料她见我走近,跳起来赶快躲开说:“我对这花过敏。” 我兴趣索然地连忙说,“对不起。”  从没想过有人对这么美丽的花过敏,心里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同时非常庆幸,因为自小有芍药花陪伴,身体早已产生了抗体。如果妈妈还在,我会津津乐道地告诉她我 “赠之以芍药”的故事。她一定会脸上挂着常有的灿烂笑容,非常开心的说,“是吗!?”声音里充满了得意和自豪。 女儿高中毕业后,我们卖了这幢三季开满鲜花的房子,搬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新买的房子,几乎没有什么花卉。我决定种些开花的植物,到花店转了一圈,挑来选去,相中的还是芍药,带回家种在房子的西侧。网上现学了芍药的种植方法,芍药喜阴。过去传说,芍药吸阴,有避邪功能,通常种在后庭。现在知道芍药是“喜阴”不是“吸阴”。难怪妈妈将芍药种在房后,还是有科学道理的。种下的芍药当年就开花了。此后,每年农历的四、五月份,我便一天天盼望着芍药长出花蕾,开出鲜艳芍药花。紫色的花瓣,点缀着金色的花蕊,清香四溢,引来众多蜜蜂和蜂鸟在硕大的花朵上翩翩起舞。芍药花开的时节,是我最开心的日子。睹物思人,也常常会勾起对妈妈的思念。 我工作的部门,有个叫海迪的同事。我们经常在工作间隙聊天。美国同事之间最常聊的是天气、宠物、孩子等。她有时会从家里带来院子里的芍药花,插在花瓶里摆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有种蓬荜生辉的感觉。我便和她聊她的植物,她很高兴我对这些花草感兴趣。因为对芍药花的共同喜爱,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海迪讲话轻声细语,慢条斯理。慢慢地她告诉我一些她的家庭生活。她父母是德国移民,我惊诧她的身才并不高大,印象中的德国人是身材魁梧的。她的父亲很早去世,母亲一直和她的一家生活。母亲失明,白天她上班时间,家里的二条狗陪伴母亲。她一直照顾她妈妈直到母亲前年去世,这让我对她肃然起敬。在美国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大多数美国老年人都在养老院度过他们的晚年,很少有和自己子女一起生活的。每年芍药花开,她会给我带一朵漂亮的花,插在一个小花瓶里。几枝简单的枝叶,经她妙手随意搭配,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摆在我的办公桌上,带来一整天的好心情,乏味的键盘敲击声,仿佛也变成了美妙的音符。 我与芍药花的半生情缘,蕴含了太多的情感和鲜活的记忆。内心一直承诺,写篇文字,纪念离我而去的妈妈,感恩芍药花带给我童年的快乐,并且这快乐一直伴随着我,从故乡到他乡。我爱芍药花! 照片来源网络 编辑 《密城时报》三心
Sabrina Huang Maggie Liu is a gradu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with a biochemistry degree this year. She was accepted b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itzker School of Medicine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chool of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This coming fall, she will be attending...
Janie Xue Incoming college freshman -- Congratulations! I hope you are enjoying your summer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upcoming year. Having just finished my own freshman year, below are some of my tips for having a great start to college. Explore every opportunity Checking out everything you can do on and off-campus, from student organizations to fun classes. Before you...
Emily Wang Summer is already one month in and there is still so much free time to read.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longer days and warmer temperatures, it’s the perfect time to catch up on all that reading you couldn’t do during the busy school year. I’d like to recommend 10 novels for a summer reading list. They are...
作者:Alexander Li          我小时候是个有点害羞的孩子,害怕和陌生人说话, 也害怕在很多人面前讲话。一直到五年级,我都没有试图改善这个问题。初中六年级的时候,爸爸建议我参加学校的演讲俱乐部,我很不愿意参加这个俱乐部,但是我没有选择,硬着头皮参加了。          还记得参加第一次会议时,我很紧张。我按要求读了一篇文章,老师分配给我一个演讲类别,并和我一起选定了今后参加比赛时的文章。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因为我不喜欢在人们面前演讲,就从来没有主动练习朗诵我的文章。我就在没有怎么准备的情况下,去参加了第一次比赛。 比赛前我很紧张,心砰砰跳得很快,但当我站在台上朗诵文章的时候,很意外地没有我在台下那么紧张。比赛后,我们收到评委的判分。我的分数比我预期的要高一点,但是在赛季结束时,我的平均分数不足以让我继续参加州里比赛。而俱乐部里其他所有的同学都通过了去州里比赛的分数线。我是唯一一个不能参加州里比赛的六年级学生,我还记得我刚知道这个消息时的糟糕心情,那是我记忆里非常尴尬的时刻。          第二年我上七年级的时候,我继续参加了演讲俱乐部。但是那一年州里比赛的时间和我一个钢琴比赛的时间冲突了,由于第一年的失败经历,我自然选择了去参加钢琴比赛。因为知道肯定不能参加州里的演讲比赛,我平时就没有尽力去练习。我第二个演讲赛季就这样草草结束了,又是一个不成功的赛季。          到了八年级,也许是我长大了一些,心理更成熟了,我明白公开演讲是一项对今后学习和工作非常有帮助的重要技能,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自己。这一次,不用爸爸催促,我自己报名参加了演讲俱乐部。每次活动前,我都自觉努力地练习我的文章,按照评分标准,一项一项找到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加以改善。我对着镜子自己练习,就像比赛时看着评委的眼睛。 我还自己加了必要的手势,当着爸爸妈妈的面给他们表演,让他们给我提意见。每次比赛前我仍然有一点紧张,但是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几次预赛中,我得到了一次比一次更好的分数,每一次的分数都超过了去州里比赛的分数线,我的信心也一次比一次高。我终于在参加演讲俱乐部的第三年,第一次进入了州里比赛。 比赛那天,我超水平发挥,在小组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进入了决赛。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决赛,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虽然最终我没有得到个人奖,但是我们学校得了全州总分第一名。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拿到州里冠军。我知道这里有我的一份贡献,心里自豪极了,来不及赶回家就打电话告诉了爸爸妈妈这个好消息。          这一赛季的演讲比赛结束了。回想这三年来的演讲旅程,我自己,我身边的每个人都能看到我的进步。我知道自己演讲技能还需要不断提高。我会继续练下去,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加强公开演讲的能力。 作者简介:Alexander Li,中文名李融昊, 14岁,就读于Brookfield Academy 8年级,也是中文学校八年级学生。喜欢拉丁语,数学,科学等学科。业余爱好网球,钢琴和参加Certamen比赛。 注: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密城时报》青少年版编辑部
编辑的话:Oak Creek-Franklin Joint school district 是Milwaukee 南边近郊的一个学区,学区的 East & West Middle school 有1600多美国学生, 尹迪老师教这两所中学六,七,八年级的学生,中文是学生的选修课。Chinese I 的学生通过两年隔一天学中文的方式系统地学习中文听说读写,到高中继续Chinese II,III,IV ,AP的课程,由郑晓倩老师任教。下面分享两篇同一学生在八年级和十年级参赛得奖的文章。 我的故事 Sophia Azim (中文老师:尹迪) 2017年获奖作品 大家好!我叫Sophia。我的中文名字是艾苏菲。我十四岁。我是中学生。我上八年级。我是二零零二年生的,所以我属马。我的生日是十一月四日。我是美国人,也是印度人,因为(yin wei)我的妈妈和爸爸都是印度人。我又聪明又高。我会弹琴,还会打篮球(lan qiu), 可是我不会唱歌。我很想学功夫。我喜欢学中文,学中文有一点儿难,可是很有用,也很有意思(yi si)。我喜欢吃饼干和蛋糕。我不喜欢吃柠檬。我长(zhang)大想做医生。 尹老师是我的中文老师。她是中国人。她三十八岁。 她是一九七八年生的,所以她也属马。她的先生是大学老师。他们有两个儿子。她的老家是中国四川。那也是熊猫的老家。尹老师会唱歌和跳舞。她还会做很好吃的川菜(chuan cai)。她教我们包饺子(bao jiao zi),写中国字,画中国画,好玩极了。尹老师说我是很好的学生。她也是很好的老师。 我的朋友也叫Sophia。她十二岁。她上七年级。她学德文,可是我学中文。她是美国人。她不高,可是她好玩。她有金色(jing se)的头发(tou fa),还有蓝色的眼睛(yan jing)。她又好看又聪明。她是我的好朋友。 我家有四个人,爸爸,妈妈,弟弟和我。我爸爸四十一岁。他又高又帅。他比我聪明 。他喜欢看书。我妈妈三十七岁。她不高,可是好看。她美极了。她喜欢做印度菜(cai)。我妈妈和爸爸都是工程师。我有一个弟弟。他十岁。他上四年级。他喜欢看电视(dian shi)。我爱我的家。 去年我和我的家人去了英国,法国和瑞士(rui shi)。英国有好看的宫殿(gong dian)。法国有埃菲尔铁塔(ai fei er tie ta)。瑞士(rui shi)有好看的高山(gao shan)。我们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di fang)。今年我们要去(yao qu)印度看我的爷爷和奶奶。 你们看,我会这么多(zhe me duo)中文。我的中文真棒!谢谢尹老师教我学中文! 意大利之旅 Sophia Azim (中文老师:郑晓倩) 2019年获奖作品 你好!我叫 Sophia Azim。我上OC高中十年级。我的老师是郑老师。我的家有四口人,妈妈,爸爸,弟弟和我。今年六月我们都去了意大利。我们去了五个城市;Rome(罗马), Pisa(比萨),Florence(弗罗伦斯),Milan(米兰)和Venice(威尼斯)。在六月二十二日下午三点十分,我们在 Chicago(芝加哥) O'Hare飞机场坐飞机去 Rome(罗马)。在飞机上, 我看了很多电影和书。我也睡了很久(jiǔ)。 最后我们到了(dào le)(arrive at) Leonardo DaVinci(达芬奇)飞机场。我们走了很多路,然后(rán hòu) 坐出租车去我们的饭店。我们到达饭店前台(qián tái)(front desk),可是他们说还没有好, 请我们等一等。我问我的爸爸 ”现在什么时间?“ 他说 “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半“。 我的弟弟说,”我好饿!” 我的妈妈回答说“看来我们现在有个问题。”拿到了房间以后(dào le fáng jiān yǐ hòu), 我们走路去离我们的饭店很近的餐厅。在那儿我们吃了很好吃的意大利食物!因为我们不想走路我们坐了公共汽车。 我们看了很多有名的地方:Colloseum,Trevi Fountain, 和 Pantheon。我们很开心!我最喜欢的意大利食物是Gelato, 一种(zhǒng)意大利冰淇凌。 在六月二十七日,我们坐火车去了 Pisa(比萨)。在那儿我们看了很有名的比萨斜塔(bǐ...
戴水平 国内传来噩耗,我的研究生导师江明性教授于2019年2月26日20时5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8岁。听到这一消息后,海内外的同济人纷纷在各大网站和海外同济群留言,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江教授的哀思。作为他的学生,我心中更是悲痛不已! 记得上次回国时,我去了江教授家与他亲切交谈,如今阴阳两隔,想到今后再也见不到他老人家,不由清泪长流,彻夜未眠。往日与江教授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一幕幕像电影一般在脑海里回放,写下这些回忆文字,遥寄对老师的思念! 我于1990年考入同济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硕博联读研究生,硕士导师是姚伟星教授。92年转博,博士导师是姚教授和江明性教授。当时江教授刚刚退休后返聘,教研室安排我和他坐一个办公室。 我和江教授在同一个办公室前后有两年时间。那时我们喜欢称江教授为老先生以示尊重!同济老一辈的教授们都是德艺双馨,江教授更是风度翩翩!1956年教育部进行教授评级,整个武汉地区高校林立一共才评出13位一级教授,同济医学院就占7位,那年江教授获聘副教授。1981年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有7位教授被教育部授予首批博士学位导师,江教授是其中之一。 每遇有重要的事情时,他必穿笔挺的中山装或者西装。相比西装,穿中山装更多一些。他的书桌、书柜,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书稿摆放得整齐有序。而我的桌子上总是挺乱的,老先生却从来不说我,可见他的宽厚!一张A4的纸,他会画几个格,正反面写满字,从不浪费一点纸的空间!平时他待人谦和有礼、平易近人,但关键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学生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他曾给我们讲过他求学时的故事,德国教授的严格要求以及同济的光荣传统,尤其是他们在抗战时的艰难和刻苦学习。我从江教授的言行上学到很多东西,受益终生! 1983年春,同济医学院授予联邦德国德中医学协会主席盖尔哈特名誉教授称号。图为授予仪式后,同济医学院教授们与盖尔哈特夫妇在校园的合影。 江教授对大学本科教学极为重视,每次大课前,他都认真备课,将国内外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加入到讲义中。虽然有的课他都讲了许多年,但他还是会严格要求自己预讲,吸收大家的意见。心律失常的折返机制是理解抗心律失常药的关键,是教师比较难教的章节。他上这章大课时,用清新简明的语言,优美整齐的板书和形象生动的挂图,让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机制,对药的讲解就顺利许多,许多学生都说上他的课药物作用机制条理清新、逻辑性强、简明易懂,是种享受。他曾主编卫生部医学院统编药理学教材,经常与作者和编辑通信联络,信来后,他会用剪刀把信封整整齐齐剪开,把文稿依序摆好,仔细阅读修改。他主编教材时,参考大量英文、德文书籍,如德国的Allgemeine und Spezielle Pharmakologie und Toxikologie和美国的Goodman &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同时查阅大量的最新科技期刊,亲手做读书笔记和文献卡片,分类分析并选用。 在科研方面,他对学生非常放手,极力鼓励科研小组内人员创新和合作。在他和姚教授鼓励下,我们科研小组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和生物工程系康华光和瞿安连教授合作开发膜片钳技术在药物方面的基础研究。他积极选派自己学生去清华大学生物技术系,同济实验中心的李之望教授,生理的唐明教授和医科院药物所王晓良教授去学习新技术。在科研方向和课题上,他既结合实际,又非常开放,结合我们室在中草药成分多年的药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药物在离子通道上的作用机制,走自己的创新路。 他将与姚教授申请的科研经费,全部用在课题和学生培养上,自己生活很简朴。武汉夏天很热又没空调,江教授只配备了一台旧的摇头鸿运小电扇,姚教授则是什么高温都不怕。 他对学生始终非常关心,学生毕业后还经常跟他们通信。每当外地的学生们取得成绩或有新的实验结果,他都会及时与教研室同仁们分享。师兄王钢博士回国特地来教研室看望江教授,并送一本当时Hille Bertil最新版的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membrane。江教授马上给我们研究生传看该书,大家互相快速传阅,都爱不释手,甚至复印有关章节。宗贤刚博士当时在德国著名的生化药理学家Franz Hofmann教授实验室工作,写信给姚教授和江教授详细介绍他从事的关于CNG(cyclic nucleotide-gated)离子通道的最新进展。Hofmann实验室后来进一步克隆和在表达细胞上分析记录了心脏的起搏离子通道(cardiac pacemaker channel),他们的文章在Nature发表后引起学界轰动。这些交流和信息让我们及时了解到国外的最新科研进展,受益良多。 江教授招考博士生不多,每次一到两名,但他对每个研究生的研究都进行非常细致的指导,因此他的学生在国内外都有很突出的表现。学生中杨宝峰博士后来就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超兴博士就任天津医药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等等。记得江教授也跟我谈到师兄们的一些特点。有一次说到一个调皮师兄讲作用子宫药时,从子宫结构联系到卢浮宫、白宫以及其他的知名的伟大宫殿建筑。说到师兄们时,他多半是说他们的优点,很少说到缺点。但有一次,他开玩笑说,他带的学生个个都很帅,所以他总是得提醒他的学生们注意生活作风问题,我当时听后哈哈大笑。 他平时最快乐的时候,就是下班后在办公室与老朋友们聊一会儿天,那是他最放松的时候。如果说平常他严谨一些,即使笑,也是微笑,但跟老朋友聊天时,他偶尔会大笑。有一次,他的老朋友,湖北医学院的李章文教授下班后来会他,他们聊得开心极了,开怀大笑。当时我在旁边看书,不禁回过头,看他们两位老人正乐呵呵的,他们也不赶我走,还说,“你看书,别管我们......” 安息!敬爱的江教授! 编辑 《密城时报》编辑部 三心 作者简介: 戴水平,1983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当时为武汉医学院)医疗二系就读,1988年本科毕业留校工作两年,1990年考取母校心血管药理室研究生硕博连读五年。1995年博士毕业后,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爱荷华大学药理系、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工作。并考过美国临床电生理医师执照,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圣玛丽医院手术室担任脑深部刺激等脑外科相关手术的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测医师。社会兼职有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理事、麦迪逊华人协会理事、麦城书画协会会员等。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