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C
Milwaukee
Wednesday, April 2, 2025

圣诞装饰溢彩流光 白宫主人盛邀八方来客

--《密城时报》受邀参观白宫圣诞装饰展 2019年12月13号下午2点,《密城时报》特约记者林心代表本报与9位受邀的全美华文媒体以及40位各地华人社区的代表,参观了由美国白宫举办的年度传统圣诞装饰展。同时受邀的还有150名其他各族裔的民众。 步入白宫正门大厅,宛如走入梦幻般的童话世界,立刻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被精心布置的圣诞树装饰一新的白宫,一改以往庄严肃穆的气氛,每个人都被精美绝伦的圣诞装饰所震撼。赞叹之余,纷纷表示这是他们见到的最美的圣诞树。这些圣诞树分别摆放在华盛顿、林肯、肯尼迪曾经工作过的房间,表达这些历史上对美国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总统的景仰之情。很多参观的华人表示,作为总统夫妇邀请的贵宾,能够受邀到白宫、受到热诚礼遇、进入国家元首办公室、欣赏如此壮观气派的圣诞装饰、拍照留念并赠送精美礼品,是他们一生的荣幸,这是只有在美国才能发生的奇迹。同时也感受到了美国政府对华文媒体、华人社区的重视和关心。 今年12月2日美国第一夫人特朗普夫人宣布白宫圣诞装饰之旅正式开始。今年的白宫圣诞装饰,以绿色、金色与红色为主色调装饰风格。代表白宫的官方圣诞节树高18英尺,由宾州皮特曼市麻翰通坸村农场捐赠,使用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运抵白宫。全部装饰工作由第一夫人和来自全美的志愿者历时一个月精心布置完成。倾注了第一夫人以及所有义务工作者的极大爱心和聪明才智,以最完美的圣诞装饰呈现给到访者。欣赏如此琳琅满目、赏心悦目的圣诞装饰,感受第一夫人和义务团队所付出的一片浓浓爱意。为体现与民同乐的传统理念,特朗普总统夫妇按白宫传统习俗邀请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军人及家属、全美民众及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光。圣诞节日期间,将有二万余人获得机会,进入白宫参观白宫圣诞装饰。 下面请跟随我们的记者,一睹白宫特有的独具魅力的圣诞装饰展,感受白宫的圣诞节日气氛。 白宫圣诞装饰传统始于1889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哈里森总统首次将圣诞树摆放在白宫二楼的椭圆形办公室。从此每年圣诞节期间,白宫都会装饰几十颗圣诞树。摆放在蓝厅最高的圣诞树被命名为“白宫圣诞树”。由全美各地农场捐赠,以冷杉、枞木为主,圣诞树由马车运抵白宫时,第一夫人站在门口亲自迎接。 白宫的圣诞树装饰主题,每年由总统夫人确定。今年的圣诞装饰主题为“美国精神” (The Spirit of America), 即尊重美国传统、价值,让美国更伟大. 《密城时报》特约记者 林心 照片来源 林心 部分照片来源网络 编辑 《密城时报》编辑部 ...

”三季人”的咏叹

                                               ...

舞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密城阳光舞蹈队亮相密城第七届龙舟节 2019年8月10日,密城华人社区成功举办了第七届龙舟赛。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龙舟赛依旧设在浩瀚如海的密西根湖边。一排排搭建整齐的帐篷、来往穿梭的人群,身着各色队服的参赛队伍、一条条等待搏击的龙舟、还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呈现出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最吸引人的当是,劲鼓擂起之时,在岸边一片喝彩声中,一条条奋力拼搏、箭一般冲向终点的龙舟。除了龙舟比赛,现场还有另外一道靓丽风景吸引众多人群观看,就是密城阳光舞蹈队的广场舞表演。舞台上的舞者们展现出优美飘逸的舞姿、灵活多变的造型、阳光灿烂的笑容、轻快活泼的舞步。丝毫看不出她们的平均年龄超过45岁。透过舞蹈,让我们看到的还有她们的自信、蓬勃向上、激情洋溢、快乐幸福的精神面貌。 舞蹈是很多女性少女时代心中的梦想。然而生长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及70、60后的大多数女性,是没有条件去实现这个愿望的。在这个时代成长的女孩子,高校毕业后,有些人选择出国留学、移民美国。她们当年勤工俭学,努力打拼,以她们过人的聪明才智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实现了她们的美国梦。为了实现她们年轻时的愿望,她们为自己的儿女们创造了学习各种才艺的机会,然而她们自己的业余生活除了送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很少有时间关照自己,更牺牲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2016年,在江岚女士的倡议下, 密城爱好舞蹈的华人女性自发成立了阳光广场舞蹈队。恰好李钰老师刚刚从外卅落户密城,她自告奋勇担任了舞蹈队的老师。她有十多年参与当地华人舞蹈队和舞台表演经验,体会到舞蹈帯给她的快乐和健康。她在中国做过心内科医生,来美国做了Psychiatry 博士后,深刻理解运动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她决心借鉴以前她的团体的模式,尝试让舞台上的舞蹈表演更大众化、零门槛,只要有这方面兴趣爱好的人都可以参与广场舞的训练。密城的冬天比较长又冷,组建伊始,舞蹈训练在队员和老师家里的小规模排练。队员们经过一个春、夏坚持不懈的努力,所有队员的基本舞蹈动作都有了长足进步,已经有了固定的练习场地,成员发展到了30多位。 广场舞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户外运动,特别适合女性。随着欢快的旋律起舞,不仅可以健身,更让人心情愉悦,除了沐浴阳光,呼呼新鲜空气,还有浓浓的民族文化陶冶情操。共同爱好基础上,在参与日常的活动中,舞蹈队成员们更收获了友情和自信。 毫无疑问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健身宜情.在广场舞简单易学的基础上,她们也融入民族舞、古典舞和南美国家的Zumba。阳光舞蹈队有幸得到各位擅长不同舞蹈的其他老师王平、冯玉静、杨冰元、赖淑萍轮流指导,学会了几种新的舞蹈形式。每周六早上一小时的锻练是一周繁忙的工作后即能实现自己兴趣爱好 ,又能见缝插针的配合周末家人的各种活动。队员经过一、二年的参与,有些几个月就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随着舞蹈队水平的提高,队员们开始参加很多当地华人社区组织的活动,为更多的人表演广场舞,将广场舞的快乐带给更多的人。圣贤孟子大加赞美与人同乐的美德:“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队员们慷慨捐助舞蹈队购买演出服装,付场地租金用于平时排练舞蹈。目前,阳光舞蹈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出实力,成为当地华人社区活动中一股活跃的生力军,为密城华人社区增添一道靓丽的色彩!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贡献了她们一份爱心! 供稿 陈宏 李钰 照片提供 李钰 编辑 《密城时报》编辑部 编者序:广场舞,顾名思义,是一种户外广场上表演的舞蹈。这种舞蹈最大的优点是“直接性”。演员和观众能直接交流。鲁迅曾经说过,“美的享受的特殊性,即在直接性。” 表演舞台和观众是整体的,表演现场人头攒动、火暴热闹。这就使得大多数广场舞蹈的表演内容一定是热情欢快的,用舞蹈术语讲就是“情绪舞”。广场舞不但可以健身,还可以健心、健脑、健美,另外还建立舞蹈者团队精神,建立和谐快乐的人纪关系。广场舞是老少皆宜的一种健身休闲运动。

欢乐春节晚会网上售票重新开启

欢乐春晚门票自1月7日下午1点开售以后, 一度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现在通过筹委会对各组织售票情况的汇总, 传来大好消息! 网售将于2018年1月22日下午1点重新启动, 多余的门票将全部通过网上销售。

兢兢业业 万一卸任

在任职密城华人社区董事会主席五年后, 万一博士于2017年4月9日经董事会同意卸任. 万一参与社区领导组织工作始于2010 年, 当时是密城华人社区主办的中国文化节的组委会成员,为2011年华人社区在湖边艺术馆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大贡献。

雪松堡之恋

-----仲夏百合 在美国的中西部,如果以著名的芝加哥为起点,沿着密执安湖向北走一百一十英里左右,你会遇到一座美丽的小镇:雪松堡 (Cedarburg)。 流经小镇有一条河,她是雪松堡的生命之河。正是因为她,人们才开始陆续到此驻足落户,生息繁衍。小河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雪松溪(Cedar Creek)。雪松溪源起远方西斑镇的大小雪松湖,绵延数十英里,由西向东,流到雪松堡。经由雪松堡的时候,雪松溪突然撒了个欢儿,来了个急转弯,向南奔去,中途融进密尔沃基河,终而汇入密执安湖中。 当年买房子找到雪松堡的时候,我能一下子喜欢上这个小镇,与这条雪松溪不无关系。站在小镇的石桥上,凭栏而望,远方的河水平静地流淌着,河面平整得像一块缎子,柔柔地铺在地面。近处的河床落差形成了一个小瀑布,飞流激起的白色浪花在桥下翻腾。这河水让我想到起了家乡的松花江,不由得让我对小镇感到亲切。 雪松溪在雪松堡前后的两英里左右有好几处落差,水流湍急,直泻而下。聪明的人抓住了这天賜之福,利用水流发电,沿河建起了磨坊。那是始于1844年的事。十一年后,最初的小磨坊被一座气势宏伟的五层楼高的石灰石磨坊所取代。 它是雪松堡的第一栋高楼,当年造价22000美元,成了雪松堡的一个亮点。这座里程碑式的建筑,引领着雪松堡走向繁荣。 随后的岁月里,沿雪松溪又陆续建了五座水坝和磨坊,建起了一个占地74英亩的温泉公园度假胜地,雪松堡逐渐声誉鹊起,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小镇,吸引着来自美国中西部的游客。 如今,这座五层高楼仍然矗立在雪松堡的主街上,只不过物是人非,磨坊业早已不复存在。这栋楼也被列入美国国家的历史遗迹。 不过,雪松堡的亮点不是这座五层高楼的磨坊,而是另外两座楼房。一座名叫林肯楼, 建于1894年。初衷是作为小学到高中的学校。可随着雪松堡人口的不断增长,学生也逐渐多了起来,一栋教学楼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1908年,林肯楼旁又一座大楼拔地而起,它被命名为华盛顿楼,成为雪松堡当时的高中教学楼。这是两栋非常漂亮结实的石头楼房。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看来,它们依然显得大气,庄重。如今的雪松堡,已经有三个小学,一个初中,一个高中,每个学校校舍宽敞,设施齐全,校园美丽。而林肯楼和华盛顿楼,这两栋最初始的教学楼,已作他用,一栋是雪松堡市政厅,另一栋是老年活动中心。 站在这两栋古朴厚重的石楼前,我常常不由得心生感慨。当年那些来到雪松堡扎根落户的先驱,把最好的建筑用作了学校,真可谓目光远大,令后人景仰。他们没有那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空洞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让理想照进现实,让孩子们在最好的条件下接受教育。教育是国之根本,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任何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两栋楼是雪松堡的骄傲。它们像两座丰碑,载入了雪松堡的史册。 如果不是2008年那次美国大选,雪松堡小镇不会进入美国政治的视野。 雪松堡是个安静的小镇,只有一条主街-华盛顿大街。站在华盛顿街北端的“桥”路和华盛顿街的交叉路口,极目南望,街的两边是一家家独具特色的店铺,街的尽头是一座教堂。夏日,郁郁葱葱,一片片茂密树叶的后面,露出教堂呈三角形尖尖的塔楼和楼顶上的十字架。冬季,白雪皑皑,即使是树挂和雾凇也遮不住教堂。蓝天白雪灰石青瓦,教堂的全貌在街的尽头一览无余,庄严神圣。任何时候,站在华盛顿街上,举首翘望,小镇就像天幕下的一幅水墨画,像是在电视剧里的一个镜头。 不过,2008年,让雪松堡频上电视的不是雪松堡美丽的教堂,而是华盛顿街中部的丁字路口,和一家名叫“巧克力工厂 ”的三明治店。 2008年夏天,美国总统大选正如火如荼。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肯恩提名阿拉斯加女州长萨拉·佩林为他的竞选搭档,使那一年的总统竞选像喜剧般地好看。共和党的代表大会之后,麦肯恩和佩林的竞选第一站就来到了雪松堡。聚会的舞台搭在了华盛顿街中部的丁字路口, 背后就是这家三明治店。那几天的报纸连篇累牍, 播报两党的竞选势头。这条丁字街口和三明治店也频频出镜。佩林和一干人马曾在三明治店买了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小女孩也成了报纸和电视采访的对象!那几天,雪松堡何其热闹! 喧闹的过后是沉寂。在那年的大选中,雪松堡像雪松溪瀑布中的一朵浪花,在政治的潮流中涌跳了一下,又顺流而下,被淹没在的溪水中,平静地向前方流去。按理说,雪松堡与那年的总统大选的关系到此也就画上了句号。没料到,大选之后,佩林出了一本自传《Going Rogue》(中文版翻译为《单打独斗》),再次把雪松堡推到了公众的视野之中。 佩林书中描写竞选首站的小镇,爱国彩旗飘扬,“妈妈和爸爸”式的小店铺,古朴的小镇广场……,所有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在描述威斯康星州的小镇雪松堡。只可惜,佩林却张冠李戴,把雪松堡与衣阿华州的另一个小镇锡达拉皮茨混为一谈。而当时的锡达拉皮茨小镇还尚未从刚刚过去的洪水灾难之中复元。霎时间舆论哗然。电视报纸又有了新的热点话题。 然而,这一切,对雪松堡的一万居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毕竟,真实的历史它已经见证过。生活总该回归于它应有的恬静。 雪松堡主街上有好几家咖啡店。春夏秋每个周末的早晨,只要天气晴好,我和丈夫都要步行到这里,找上一家咖啡店,喝杯咖啡。大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到一家名叫“焙烧”的店。那是我们的偏爱, 这家咖啡店不大。五、六张小桌子,再加上几条带高脚凳的咖啡吧台。客满了,稍显拥挤,却不嘈杂。品咖啡吃早点的人们,或低声细语,或默读晨报。小店在咖啡的氤氲里透着舒适与安详。 除了咖啡,店里也卖各式西点,新鲜的,现烤现卖,香甜诱人。我心里很馋,却不敢多吃,怕糖多油大,不利健康。我俩常常是两杯咖啡,外加一块点心分着吃。时间长了,与老板娘熟了,有了默契,只买一块点心时,不用问,她也会放上两把叉子。 老板娘名叫苔咪,长得漂亮,颇有些南美人风情,也很精明强干。为了开咖啡店,她曾和她丈夫到夏威夷群岛上的咖啡庄园考察过。苔咪说,咖啡豆焙烤出来后的三十个小时之内味道最好。三十年前苔咪的父亲在密尔沃基开过一家著名的五星级餐馆,苔咪曾在那里打工学习。“家学”的渊源使她善于经营,也会营造气氛,使小咖啡店的生意经久不衰。 我和丈夫喜欢坐在吧台的高凳上品咖啡。台面上常有一些零散的当日报纸,我们边喝边读,报纸看完,咖啡也喝完了。周末的早晨来店里喝咖啡的,大都是有一份闲情逸致的人,悠哉游哉。互不相识也友善相迎,道一声早安,为一天的好心情加了温。某次我在读报,一位老者走到我身旁停下,我赶紧道了声“早晨好。” 老人瞄了一眼我手中的报纸,问我,“在找自己的名字吗 ? ( Looking for your name ?)”我一听,忍俊不禁,知道遇上了一位幽默的老人。我当时在读“警察报告”版,都是远近各个地方的一些“违章停车”、“酒后驾驶” 、“砸门撬锁”、“坑蒙拐骗” 等等违法乱纪之事。我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回答:先生,你可能会失望,我的名字从不在上面( You may be disappointed...

荷兰风情 郁金香飘

-----记母亲节前夕游密歇根州HOLLAND的郁金香节                                                ...

七人死于枪击 密城最悲惨的一天

当地时间2月26日下午,密尔沃基警方宣布,密尔沃基莫尔森库尔斯啤酒公司(Molson Coors) 内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包括枪手在内7人死亡。 据当地电视媒体报道,枪手为该公司前员工,51 岁男性,于26日早些时间被公司解雇,随后枪手携带枪返回公司。枪击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立刻封锁了该区域的学校和商店。目前警方仍在对事件展开调查。 编辑:《密城时报》 照片来源:澎湃视频/CNN

耕耘十载风雨同舟 见证密城华彩篇章

2017年1月14日迎接新年的焰火刚刚消散在新年的夜空,密城时报便迎来创刊的第十个年头。为庆祝这一令人振奋人心的大事,我们邀请了为密城时报义务工作的新老志愿者,以及当地华人社团CIO,密城华人社区,密城华人教会的代表共计六十余人,欢聚在最受华人喜爱的美食川餐厅...

年年同竞龙舟渡 欢歌笑语满密城

8月12日, 由密尔沃基华人社区中心(MCCC)主办,美华协会(OCA)及亚美专业协会(NAAAP)协办的第五届密尔沃基龙舟节在市中心的Lakeshore State Park擂响战鼓。来自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和伊利诺伊州华侨华人社团、当地企业组成的55支队伍参赛,共2500人参加活动。
- Advertisement -